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推销员之死》之主题阐释

发布时间:2018-01-06 09:34

  本文关键词:《推销员之死》之主题阐释 出处:《文学教育(上)》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推销员之死》 美国民族价值观 美国梦


【摘要】:《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最著名的剧本,它不仅反映了在一个家庭内部的残酷斗争,而且也反映了一个更大的关于美国民族的价值观念。这部戏剧揭示出对美国梦盲目信仰的代价并且包含了一些其它重要的主题:无边的幻想,懦弱的行为和成功的内涵。
[Abstract]:Death of a Salesman is Hans Muller's most famous play, which not only reflects the cruel struggle within a family. It also reflects a larger value for the American nation. The play reveals the price of blind faith in the American dream and contains other important themes: boundless fantasy. Cowardly behavior and the meaning of success.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被篡改的文学——电影中的英国文学史》(11YJC752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712.073
【正文快照】: 一.《推销员之死》揭示“美国梦”亚瑟·米勒于1915年10月17日出生于纽约市。当他在密歇根大学上学期间,便开始了戏剧创作。1949年,米勒完成《推销员之死》,并赢得了普利策奖,这也使米勒在美国名声大噪。米勒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写出的《推销员之死》,被誉为‘美国梦不再’的代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娴;;众人眼中的威利之死——《推销员之死》威利·洛曼悲剧命运的解读[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2 张耘;阿瑟·米勒与《推销员之死》[J];外国文学;1994年06期

3 程海燕;;阿瑟·米勒的社会悲剧观——《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根源[J];戏剧文学;2009年08期

4 尹露;;从《推销员之死》看阿瑟·米勒对“美国梦”的阐释[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光霞;;成长的烦恼——《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J];才智;2010年14期

2 李海兰;;管窥米勒剧作经典《推销员之死》在中国的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03期

3 刘衍;陈方;;由《推销员之死》看审美现代性的批判对象[J];电影评介;2013年09期

4 肖立宏;一个普通人的悲剧——评《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洛曼[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2期

5 洪晓丽;;由《推销员之死》与《飞蛾之死》看小角色对生命的态度[J];理论观察;2006年02期

6 方颖;;舞台指令视角下话语对语境的顺应:《推销员之死》个案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郭妮;;阿瑟·密勒《推销员之死》的存在主义解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程海燕;;阿瑟·米勒的社会悲剧观——《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根源[J];戏剧文学;2009年08期

9 卢水林;;论美国现代戏剧中“美国梦”的失落[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王健佳;;《推销员之死》:美国社会价值观扭曲之映像[J];学术交流;201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雪娟;《推销员之死》的戏剧文体学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潘婷婷;《推销员之死》中“好人缘”哲学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卢焱;《推销员之死》[D];安徽大学;2006年

4 王萍;《推销员之死》中威利之死的生态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铁生;论德莱塞小说的悲剧性——透视美国政治制度下的人际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5期

2 张耘;阿瑟·米勒与《推销员之死》[J];外国文学;1994年06期

3 胡铁生;是虚无,还是硬汉?——再论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形象[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柯建华;;论《推销员之死》中的伦理冲突[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4期

5 詹蓓;杨国静;;它批判“美国梦”了吗? 《推销员之死》的主题新探[J];中国戏剧;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占喜;《推销员之死》:“美国梦”的悲歌[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7期

2 朱新福;现实、幻想、回忆——谈《推销员之死》的表现手法[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江永霞;现实的梦境——《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感悟[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李蓉;重读《推销员之死》[J];四川戏剧;2005年03期

5 郭岩,张颖;旧梦终结 新梦诞生——探析《推销员之死》的悲剧魅力[J];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02期

6 刘瑞敏;;《推销员之死》中的美国社会[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吴礼敬;;“左右为巫难”——从《推销员之死》的两个译本谈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王抒飞;冯锐;;“美国梦”的悲剧——《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推销员之死》比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王星;;《推销员之死》中的理想主义[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孙敏;;在现实与梦幻中挣扎——评《推销员之死》的心理外化手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玲林;;论《推销员之死》中烟消云散的“谎言”[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卢秋平;赵淑芳;;论《推销员之死》中洛曼悲剧命运的原因[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何蕾;;戏剧《推销员之死》中的悲剧思想[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瑶;从语用学角度分析戏剧《推销员之死》中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卢焱;《推销员之死》[D];安徽大学;2006年

3 刘佳;对《推销员之死》中对白的语用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菲;欲望与恐惧—从心理分析角度洞悉《推销员之死》中普通人的心灵[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郑宝玲;探索《推销员之死》中的困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娜;从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角度分析《推销员之死》的主题与技巧[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7 闵敏;《全是我的儿子》和《推销员之死》中的“替罪羊”[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振红;顺应论视角下对英若诚戏剧译作《推销员之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刘慧;《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素凤;论《推销员之死》的悲剧美[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87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87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3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