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迫害还是保护:论石黑一雄作品《别让我走》中的叙事判断

发布时间:2018-01-12 00:10

  本文关键词:迫害还是保护:论石黑一雄作品《别让我走》中的叙事判断 出处:《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别让我走》 叙事判断 阐释判断 伦理判断 审美判断


【摘要】:日裔当代英国作家石黑一雄一直以来广受读者和学术界的追捧。迄今为止,石黑一雄相继出版的六本小说,为他赢得了最具声望的文学奖项和文学美誉。 石黑一雄作品《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2005)荣获多个奖项的提名,其中包括2005年英国布克奖提名,2005年美国国家书评奖提名以及2006年亚瑟·C克拉克科幻小说奖项的提名。《别让我走》也被《时代》杂志誉为2005年最好的小说之一。在小说中,石黑一雄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克隆人作为人物叙述者。作为一个克隆人,人物叙述者凯茜回顾了在黑尔舍姆寄宿学校的童年生活、在村舍的青少年生活以及成年后作为看护的工作经历。这些克隆人被剥夺了基本的人权,,他们的命运就是给人类提供身体器官。面临这样残酷的现实,克隆人没有任何反抗和逃亡的意识,只是顺从地接受他们的悲剧命运。 《别让我走》自出版以来,就受到西方评论界的极大关注。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主力军,修辞叙事学尤其注重作者、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关系。詹姆斯·费伦不仅是第三代芝加歌学派的领军人物,而且也是蜚声世界文坛的学者。在詹姆斯·费伦看来,叙事判断在修辞叙事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独辟蹊径,从修辞叙事学的角度,深入剖析小说中的叙事判断,以此希冀能够拓宽小说《别让我走》的研究维度。 本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引论,在介绍石黑一雄的生平和创作历程后,概述了《别让我走》的情节及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章解析了本文所涉及到的修辞叙事学中的叙事判断理论。由詹姆斯·费伦所提出的叙事判断理论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阐释判断、伦理判断以及审美判断。第三章紧扣“攫取克隆人器官”这一核心事件,分析人物叙述者、隐含读者和隐含作者各自所做出的阐释判断。第四章紧扣“攫取克隆人器官”这一核心事件,分析人物叙述者、隐含读者和隐含作者各自所做出的伦理判断。第五章探讨修辞美学的重构和评价,以此来分析审美判断。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在总结了本文中所涵盖的要点后,表明阐释判断、伦理判断以及审美判断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将小说构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指出叙事判断开拓了读者新的阅读视野。
[Abstract]:The Japanese contemporary British writer Shi Heiyi has been widely admired by readers and academics . So far , Shi ' s six novel novels have won the most prestigious literary awards and literary reputation . Mr . Ishiguro has won a number of nominations from Never Let Me Go , 2005 , which includes the 2005 England Booker nomination , the 2005 American National Book Award nomination and the 2006 Arthur C Clark Science Fiction Awards . As the main force of the classical narratology , the rhetoric narratology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author , the narrative and the reader . In chapter 1 , the autho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narrative judgment theory in the rhetoric narratology . In chapter 3 ,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narrative judgment theory in the rhetoric narratology .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core events of " grabbing clone organs " , analyzes the ethical judgments made by the author , the implied reader and the implied author . Chapter 5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udgment , the ethical judgment and the aesthetic judgment .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袁朝辉;江玉娇;;论《千万别让我走》中凯茜的身份认同[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2 浦立昕;;驯服的身体,臣服的主体——评《千万别丢下我》[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1期

3 信慧敏;;《千万别丢下我》的后人类书写[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4期

4 谷伟;;沤浮泡影——略论《千万别弃我而去》中“黑尔舍姆”的体制悖论[J];外国文学;2010年05期

5 李英春;;《别让我走》:一曲忧伤的生命之歌[J];电影评介;2011年12期

6 潘璐;赵祖华;;消解叙述的读者叙事判断[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02期

7 桑翠林;;“人生而不平等”的极致演绎——《千万别弃我而去》的物种身份问题探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陈兆娟;;直面死亡 关注他者——《别让我走》中的死亡意识探析[J];译林(学术版);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尚必武;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11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411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f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