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眼望上苍》的原型分析
本文关键词: 《他们眼望上苍》 神话原型 圣经原型 黑人民间故事原型 妇女主义 出处:《浙江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作为一位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同时又深爱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赫斯顿,神话原型在她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在《他们眼望上苍》中,作者不仅借用了古神话原型,而且还有圣经原型以及非洲民间故事的原型。本文运用弗雷泽和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从人物,意象,母题和叙述方式等方面分别分析这部小说中的三种原型。 珍妮是古埃及神话中伊希斯和和希腊复活神话中的阿弗洛狄特的合体,而她的真爱甜点心则对应相应神话中死而复生的男主角奥里西斯和阿多尼斯。珍妮的杀夫和忆夫,以及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四季更替,昼夜变更以及植物的开花结果体现了复活神话的生死循环运动的主题。她为了寻找真爱和生命意义实现自我的追寻成为西方神话中的追寻原型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置换变形。小说的圣经原型体现在对“上帝”形象的阐释上。小说中的珍妮的丈夫乔和甜点心似乎具有上帝的特点,但他们体现出来的种族和性别歧视,证明他们是“假上帝”。对比之下,珍妮是摩西式的人物,在结束了漫长的旅程后,向她的门徒费奥比的布道。在叙述方式上,赫斯顿创造性的应用了民间故事中故事中的故事的叙事结构和呼唤-应答的叙述模式。这样独具匠心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立足民族之根,弘扬民族文化的出发点。 统一于这三种原型之下的是赫斯顿的妇女主义思想。赫斯顿笔下的女性富于创造力和智慧,勇敢坚强,极具冒险精神,体现出反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进步思想,团结其他女性和部分男性的人道主义情怀,以及热爱本民族文化的非洲中心主义精神。艾丽斯·沃克的正是继承和延续了这些主题,形成了“妇女主义”的思想。
[Abstract]:As an anthropologist, folklore, and Heston, who loves her own culture, mythological archetypes are common in her works. In their Eye at Heaven, the author not only borrows the archetypes of ancient mythology. There are also biblical archetypes and African folklore archetypes. Based on Frazier's and Frye's archetypal criticism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ree archetypes in the novel from the aspects of characters, images, motifs and narrative methods. Jenny is the combination of Isis in ancient Egyptian mythology and Aphrodite in the Greek resurrection myth, and her true dessert corresponds to the killing and remembering of the dead protagonists Olysses and Adonis Jeanne in the mythology. And the recurring changes of the four seasons in the novel, The change of day and night and the flowering and fruiting of plants reflect the theme of the cycle of life and death in the resurrection myth. In order to find the true love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to realize the pursuit of self, she has become the archetype of the pursuit in the western mythology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guage. The biblical archetype of the novel is embodied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mage of God. In the novel Jeanne's husband Joe and dessert seem t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d. But their racial and sexist manifestations proved that they were "false gods." in contrast, Jenny was a Mosaic figure who, after a long journey, preached to her disciple Fioby. Heston creatively applied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story in the folk story and the narration mode of call-answer, which reflected the author's starting point of basing on the national root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national culture. Under these three archetypes is Herston's feminism. The women in Heston's writings are full of creativity and wisdom, brave and strong, very adventurous, and embody the dual progressive thought of opposing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sexism. The humanism that unites other women and some men, and the African centrism that loves its own culture. Alice Walker inherited and continued these themes, and formed the idea of "feminism."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冰;;构建完整与和谐——析《紫色》中的妇女主义[J];飞天;2011年02期
2 袁霁;佐拉·尼尔·赫斯顿被遗忘的背后——兼谈赫斯顿的创作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3 李恒妤;;《紫颜色》中西丽亚女性意识的成长[J];青年文学家;2009年23期
4 梁工;;妇女主义理论、创作及其圣经阅读[J];东方丛刊;2010年01期
5 严敏;本届最佳女配角——安吉丽卡·赫斯顿[J];电影评介;1986年06期
6 谢莉莉;《紫颜色》与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刘永安,王福田;女权主义的新阶段——妇女主义——谈小说《紫色》的主题思想[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3期
8 刘珍兰;;《他们眼望上苍》的幽默艺术评析[J];长城;2010年08期
9 王镇;《紫色》的理想[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10 赵增民;配角的致词[J];咬文嚼字;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超凡;;《欢乐之家》的圣经原型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武勇;他去了,但留下了“责任感”[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唐学鹏;“宾虚”死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王元陆;文学批评家有很大的权力[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毛志成;关于另才[N];黑龙江日报;2000年
5 孙业要;上海一些油漆有害物质超标[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覃东海;中国有多富裕?[N];中国经营报;2004年
7 记者 何屹;英国首家超高速网吧开张[N];科技日报;2006年
8 小琮;科幻作家获好莱坞星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苏建;一种共识[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惜安;热度前所未有好莱坞明星追捧克里[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晓英;走向完整的生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淑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朱小琳;回归与超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赵思奇;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雅楠;《他们眼望上苍》的原型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2 王丽;圣者与魔鬼的合体《紫色》中莎格“妇女主义者”形象的圣经原型[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闫丽颖;挣脱两性枷锁,回归和谐大同[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张春艳;佐拉.尼尔.赫斯顿对艾丽丝.沃克的影响力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雪梅;左拉·尼尔·赫斯顿的文学创作与民俗文化[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玉霞;《阳光下的葡萄干》的妇女主义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皎;《紫色》中的妇女主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孟欣;性别,,种族,和谐—妇女主义观下的《紫色》[D];兰州大学;2011年
9 孙霞;从妇女主义角度解读《紫色》[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袁霞;《紫色》中的妇女主义生存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24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524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