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英语文学在美国:研究范式与关注热点
本文选题:印度英语文学 切入点:后殖民 出处:《外语研究》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英语文学的一个分支,印度英语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尽管这一独特的文学处于话语权弱势地位,但其文学价值和文化魅力一直吸引着印度之外的英、美、法、加拿大等国学者的关注。美国对印度英语文学的接受和研究萌芽很早,但成熟却较晚。从1793年印度英语文学产生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印度英语文学研究一直处在酝酿和演化阶段,学者们主要聚焦于印度英语文学与英国文学在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到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的印度英语文学研究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推动下得到长足发展。新千年后,印度英语文学阔步走进美国高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相关研究机构纷纷成立,其研究视野也从小说扩展到印度英语文学的其他形式,并从女性批评等新的视角对印度英语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进行全新解析。印度英语文学获得了应有的地位,终于迈入主流英语文学的行列。
[Abstract]:As a branch of English literature, Indian English litera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ld literary world. Although this unique literature is in a weak position of discourse power, its literary value and cultural charm have always attracted Britain, America and France outside India. The acceptance and study of Indian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began early, but matured late. From 1793 to 1970s, Indian English literature came into being. The study of Indian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in the stage of gestation and evolution, and scholar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India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English literature in terms of expression techniques. In 20th century, in the 1980s and 1990s, The study of Indian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under the impetus of postcolonial theory. After the new millennium, Indian English literature entered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became a beautiful landscape. At the same time, relevant research institutions were established one after another. His research field also extends from novels to other forms of India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t writers and works of Indian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a new angle of view, such as female criticism. Finally into the mainstream English literature ranks.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35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颜治强;;论印度英语文学的起点[J];南亚研究;2010年04期
2 朱振武;刘略昌;;中国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研究的垦拓与勃兴[J];中国比较文学;2013年03期
3 石海峻;;“杂交”的后殖民印度英语小说[J];外国文学动态;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雪峰;;国内20年后殖民文学研究述评[J];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恕;;爱尔兰文学在中国——世纪回眸[J];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2 刘略昌;;中国新西兰文学研究:1976—1989[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王腊宝;走向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曹萍;;试论温特的《榕树叶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王腊宝;论英语文学研究的拓展[J];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谷启楠;英语文学教学与研究中的三个问题[J];外语教学;2003年03期
7 朱振武;綦亮;;加拿大英语文学在中国的译介(1949—2009)——兼论社会文化对文学翻译的制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叶胜年;;澳大利亚当代小说回眸[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5期
9 易丹;超越殖民文学的文化困境[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02期
10 王守仁;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与中国社会现代价值观的构建[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跨文化视阈下的20世纪英语文学国际研讨会”通知[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5期
2 ;2012年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第二届专题研讨会会议通知[J];外国文学;2012年04期
3 贾兴旺;吴晓芸;;英语文学中的隐喻探讨[J];芒种;2013年10期
4 王海霞;;探讨英语文学中的隐喻[J];芒种;2013年12期
5 王腊宝;论英语文学研究的拓展[J];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隋刚;;加拿大高校的英语文学创作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赵彤;陈怀志;沙志莉;孙颖;雷惠;;浅论英语文学的教学及其意义[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隋刚;;加拿大高校英语文学创作教学的几种特性[J];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9 任虎军;;浓厚的氛围 丰硕的成果——2006年国内英语文学研究概览[J];英语研究;2007年04期
10 王建成;陈静;;英语文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克东;;分段式教学 特色教材 互联网辅助 作业多样化 培养学生创造性——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上海大学 朱振武;“非主流”英语文学[N];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英语文学并非都在英美[N];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朱徽;打破百年沉默 重塑华人形象[N];文艺报;2001年
4 记者冯爱琴 通讯员徐璐;英语文学研究要有跨文化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赵玉;英语文学界关注两大新文化现象[N];深圳商报;2009年
6 陈群 编译;德语图书版权外销实现新突破[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锐;高中开设英语文学选修课的可行性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牛艳敏;论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校本课程的开发[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邱子桐;迷离诱惑:英语文学中的“女巫”形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黄少珠;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持续默读”教学模式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曹军;从《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看英语文学文本汉译的结构转换[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魏仁贵;初中英语文学体验阅读教学模式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邓艳军;提高学习者英语文学阅读课程学习参与性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渊艺;英语文学文本中的语境与汉译选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熊燕;非洲英语变体及非洲英语文学的语言特征[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隽;新课程标准下普通高中英语文学选修课的开发和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93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59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