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的词库问题——以文艺学术语为例
本文选题:巴赫金 切入点:词库 出处:《俄罗斯文艺》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回顾了巴赫金文艺学理论中体裁、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本事和情节等几个术语,分析了这些重要范畴的不同涵义。巴赫金针对一个现象使用变通多样的术语,采用多种角度,不指明中间环节而遥相呼应,其中有些术语的使用未必明晰,但其质量之高,却至今公认,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巴赫金所选词语的词库问题给研究者带来了困难,而正确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将帮助我们真正理解巴赫金。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eory of genre, Bakhtin literary realism, novels, story and plot of several terms, analyzes the different meaning of these important areas. Bach mushroom with an alternative term for a variety of phenomena, using a variety of angles, without specifying the intermediate links and echoes, which use some terms is not clear. But its high quality, has been recognized, and has important value of thought. Bakhtin issue for the selected word for researchers brought difficulties, an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se concepts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Bakhtin.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多维度诠释》(批准编号12YJC740060) 2012年省哲学社会科学外语联合研究项目《回望巴别塔—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研究》(批准编号12H006) 2010年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巴赫金对话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比较研究》(批准编号QW20104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1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米·爱普施坦;张百春;;当代人文科学的危机与更新[J];俄罗斯文艺;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少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及其发展[J];东南传播;2007年07期
2 熊义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复调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魏婷;;对南北战争的重新审视——多克托罗的《大进军》复调叙事特点分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4年06期
4 孙晓霞;;巴赫金思想内核对音乐符号学的解读和启示[J];俄罗斯文艺;2014年04期
5 李冰雁;;小说与电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音乐结构”读解[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王雪青;《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复调性”创作思维[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7 王素英;;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对话与复调特征——以《在海湾》为例[J];理论界;2012年09期
8 王凤仙;;论林纾《金陵秋》的复调性[J];菏泽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朱晓媛;陈燕;;复调:从音乐到小说——解读库切《凶年纪事》的音乐结构[J];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谭文鑫;;论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复调性[J];求索;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春香;狂欢的宗教之维—巴赫金狂欢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谭文鑫;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音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杜丽丽;“新维多利亚小说”历史叙事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波;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的音乐性[D];山西大学;2011年
2 杨春春;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体裁发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黄妍;“文革”后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士化;叙事与对话[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忆波;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叙事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娟;复调中的存在之思[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伟;试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文体[D];南昌大学;2008年
8 郭赛玲;论谢·叶辛的小说《模仿者》的复调艺术[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互文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蔡晓东;《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赵苏苏译本的复调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兰;国外巴赫金研究概况[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4期
2 陈士部;试论巴赫金的怪诞现实主义[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3 周继武;试论巴赫金的怪诞现实主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夏忠宪;;关于巴赫金研究的采访[J];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02期
5 姚文放;文化在文学领域中的表达——巴赫金的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4期
6 史亚娟;;从《米哈伊尔·巴赫金》看西方学术界对巴赫金思想的归化与挪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7 夏露;;与巴赫金研究专家的对话[J];俄罗斯文艺;2008年01期
8 程军;;简论巴赫金的读者理论[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9 武斌;;浅谈巴赫金《拉伯雷研究》中的民众形象[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0期
10 陈舒R,
本文编号:1627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62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