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探析英美文学《金色笔记》的叙事结构

发布时间:2018-04-12 19:36

  本文选题:《金色笔记》 + 叙事空间 ; 参考:《语文建设》2015年23期


【摘要】:《金色笔记》是著名作家多丽斯·莱辛的代表作,作品以空间的网状结构叙事手法为基础,采用多维非线性的情节安排,在形式上突破了常规结构。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为读者构成了想象的空间,莱辛在广阔的创作空间中形成了独特的叙述策略。
[Abstract]:Golden Notebook is the masterpiece of Doris Lessing, a famous writer, whose works are based on the narrative technique of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adopt multi-dimensional nonlinear plot arrangement, which break through the conventional structure in form.The novel's unique narrative technique forms the imagination space for the reader, and Lessing forms a unique narrative strategy in the broad creative space.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邹莉;;解读《金色笔记》独特的叙事策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秦雪飞;;女性视角下对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解读[J];语文建设;2013年17期

3 徐晶;;解读莱辛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以《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为例[J];语文建设;2014年32期

4 冯建瑞;;论《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的探索之路[J];语文建设;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芳;;《金色笔记》的叙事策略后现代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郭智文;;本我,自我,他我——《金色笔记》中汤姆的精神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3 胡芳;;《金色笔记》的叙事时间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李斌;胡家英;;《金色笔记》情景语境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5 杨旭;;《金色笔记》女性主义思想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6期

6 孙霄;;多丽斯·莱辛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吴显友;冯星;;简析《金色笔记》中的元小说特征[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8 耿莉;;《金色笔记》的空间释读[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周聃;;从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内容分析其小说创作源泉[J];才智;2010年02期

10 程航;;解析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J];长城;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卢婧;《金色笔记》的艺术形式与作者莱辛的人生体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贺娟;都市意象的女性主义书写[D];辽宁大学;2008年

3 颜文洁;《金色笔记》的符号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琪;论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中的文化身份探寻[D];湘潭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云婷;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生态意识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2 范蓓蓓;镜中萨拉—多丽丝·莱辛之《又来了,,爱情》[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巩凡;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20世纪60-80年代)[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馥华;由分裂走向整合[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路璐;理想的共存 现实的分裂[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樊晓君;《金色笔记》的空间叙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蔺东南;构建新的女性主体[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吕燕清;突围与困厄[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肖烨;论《野草在歌唱》中的边缘化主题[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姜楠;寻求自我之旅[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胡芳;;《金色笔记》的叙事策略后现代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谢鹏;;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卢婧;;20世代80年代以来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4期

4 姜红;;《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与笔记之间的对话与认知[J];外国文学;2009年06期

5 朱清;;《金色笔记》女性视角下的女性主体意识[J];外语研究;2009年03期

6 薛华;;“女权主义”还是“精神崩溃”?——《金色笔记》主题探析[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8年02期

7 秦雪飞;;女性视角下对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解读[J];语文建设;2013年17期

8 王玉;;从“家庭妇女”到“自由主妇”[J];语文建设;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桂珍;;走出男性樊篱的女性追求及其生存困境——试论《金色笔记》中的自由女性[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年01期

2 李振;;反思:《金色笔记》的意义所在[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9期

3 伍荣华;;《金色笔记》:自由女性的探索文本[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马凌;;人生·创作·哲理——《金色笔记》的主题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姜红;;《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与笔记之间的对话与认知[J];外国文学;2009年06期

6 朱皖玲;;互文性理论视野中的《金色笔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7 修树新;;试析《金色笔记》中矛盾的女性性伦理观[J];东疆学刊;2009年04期

8 边克攀;;推巨石上山的西绪弗斯——《金色笔记》主题解读[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张烨;;梦境与象征——《金色笔记》中关于梦的解释[J];才智;2010年02期

10 郭智文;;本我,自我,他我——《金色笔记》中汤姆的精神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鄢然;;从《金色笔记》看莱辛的女性政治意识与叙事策略[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耿波;追求性别和解的人生境界[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颜文洁;《金色笔记》的符号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2 卢婧;《金色笔记》的艺术形式与作者莱辛的人生体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真;论《金色笔记》中的元小说要素[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薛艳丽;《金色笔记》中的立体主义叙述[D];浙江大学;2010年

3 陈柳;从后现代主义角度看《金色笔记》[D];广东商学院;2010年

4 陈文洁;《金色笔记》的形式创新[D];南昌大学;2010年

5 冯星;《金色笔记》中话语与叙述技巧的叙述文体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艳;从后现代主义视角探讨《金色笔记》的艺术特征[D];海南大学;2011年

7 程谦;《金色笔记》的叙事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8 滕飞;《金色笔记》的现实主义解读[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9 熊艳;《金色笔记》的多维空间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10 贾晓霞;《金色笔记》艺术技巧探析[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41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741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f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