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拉格泰姆时代》的叙事空间解读
本文选题:《拉格泰姆时代》 + 地志空间 ; 参考:《宁夏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埃德加·劳伦斯·多克特罗是当代美国文学界后现代小说家中的佼佼者,其作品颇具个人风格。《拉格泰姆时代》是多克特罗的代表作品之一,并于1976年获得了第一枚“全国图书评论界奖”和美国高校学术界所颁发的“文科和文学奖”。 在《拉格泰姆时代》中,作者通过使用一系列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以及对音乐、绘画和电影艺术的模仿,将许多真实历史人物和真实历史事件与虚构的角色和故事在不断变换的场景里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个空间化的叙事文本。这种风格与叙事空间理论的指向十分吻合。但是,目前文学界对《拉格泰姆时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历史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方面,鲜有学者从叙事空间的视角来探究这部小说。叙事空间理论在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批评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奠基人、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约瑟夫·弗兰克在他发表于1945年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小说空间形式的理论。加之,现当代一些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的著述对叙事空间理论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试图运用叙事空间理论来解读《拉格泰姆时代》中的空间叙事方法和空间化小说的审美意义。除了对多克特罗和《拉格泰姆时代》进行简要地介绍外,论文还对国内外有关这部小说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归纳,对叙事学的发展史及叙事空间理论的形成及其体系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论文在主体部分利用叙事空间理论,对《拉格泰姆时代》的地志空间、社会空间、时空体空间和空间化小说的审美意义进行了分析,着重剖析了小说的时空体形式。论文最后指出,多克特罗在《拉格泰姆时代》中通过使用非线性、并置、拼贴、蒙太奇、等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以及对音乐、绘画和电影的模仿,构造出了一个视觉化了的、令读者感到陌生的小说空间。小说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空间生动地再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时空,并且指出在那个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繁荣发展的历史阶段,美国社会实际上充斥着各种矛盾和冲突,并非是一个快乐而和谐的社会。而叙事空间理论不但为读者全面理解小说《拉格泰姆时代》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且有助于读者赏析这部后现代小说的艺术风格。
[Abstract]:Edgar Lawrence Doktrow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postmodern novel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literature. In 1976, he won the first National Book criticism Award and the Arts and Literature Award award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Lagrangian era, the author uses a series of postmodernist writing techniques and imitates the art of music, painting, and film. By interweaving many real historical characters and real historical events with fictional characters and stories in changing scenes, a spatialized narrative text is constructed. This style coincides with the direction of narrative space theory. However, at present, the studies on Lagertam era mainly focus on the new historicism and postmodernism, and few scholars explore the no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ve space.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spa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20 ~ (th) century. Joseph Frank, its founder and famous American literary critic,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space form of novel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Space form in Modern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1945. In addition, the works of some modern philosophers and literary critic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rrative space theory. This paper tries to use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space to interpret the space narrative method and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the space novel in Lagertam era. In addition to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Doktrow and the Lagertaire era, the paper also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n this novel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narratology and the formation and system of narrative space theory are summarized. On this basis,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Geography space, social space, space-time body space and space-based novels in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 by using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spac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form of time and space of the novel. Final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Doktello constructed a visual one by using nonlinearity, collocation, collage, montage, and imitation of music, painting and film. A novel space unfamiliar to the reader. It is through such a space that the novel author vividly reproduces a true historical space and time, and points out that in that historical period,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a period of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society is actually full of various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Not a happ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space not onl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reader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novel, but also helps readers appreciate the artistic style of the postmodern novel.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春花;;论电影《撞车》的叙事策略[J];电影评介;2007年05期
2 胡希;;在真实与虚幻之间——论童话的叙事空间[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徐加新;刘婷婷;;抉择与救赎——评影片《天堂此时》[J];电影文学;2008年05期
4 胥少先;杨绍江;;《人与鼠》的叙事时空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S1期
5 韩斌育;;《路得记》的叙事空间与隐喻书写[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吴小英;;试析《悲惨世界》的叙事特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王晓娟;;论电影《撞车》的时空结构[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8 王晶;李赵名;;新时代动画与电影的融合——浅析现代主流电影与主流动画的融合现象[J];中国教师;2007年S2期
9 丁磊;;夜幕过后的哈尔滨——电视剧叙事空间的衍生功能刍议[J];当代电视;2008年10期
10 任庭义;;试论新生代西部题材电影的叙事空间[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崇选;;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叙事的两种缺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安东尼·瑞德;;东亚的知识网络——断裂的历史(英文)[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陈勇;;移民,资本主义和认同:美国的中餐传奇(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4 刘卫英;马彦芳;;《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的空间叙事艺术[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5 徐欣;;电影《云水谣》开篇长镜头的数字合成制作[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07年
6 Muyesser Durur;;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论高等院校人才战略(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7 Jeremy Tambling;;全球化时代的写作与叙述:鲁迅与钱钟书(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8 赵东一;;圣徒传记传统的相互理解(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9 Nell Tenhaaf;;电子文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10 詹玲;;现代成都文学茶馆叙事中的“现代性”考察——以李R既恕⑸惩⌒∷滴牧蟍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松;当时空发生弯曲[N];文艺报;2011年
2 郝延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农村的发现与现代性的冲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范垂功;底层叙事空间广阔[N];人民日报;2008年
4 傅强;张扬青春 励志人生[N];文艺报;2011年
5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王霞;闻香方知何时醉[N];光明日报;2011年
6 胡谱忠 实习生 陈玉凤 整理;在佤乡的精神探险[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伊文;谁是互联网世界的英雄?[N];科技日报;2003年
8 郭梦昕;军旅题材电视剧:契合时代发展需要满足大众审美情趣[N];中国电影报;2009年
9 陈湘君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研究中心);“丑小鸭”蜕变记[N];中国社会报;2007年
10 周福铭;丰富百年博物馆的叙事空间[N];文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淑琴;亨利·詹姆斯早期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肖沁浪;莫里森小说的叙事手法与作品自由主题的展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周怡;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加拿大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裴金实;韩国现代归乡小说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5 尚必武;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严又萍;族裔性及其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华;踯躅于边缘的先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为刚;唐代“长安—洛阳”文学地理与文学空间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Fran Ayllon(安永);止贡赞普和洛昂故事传说的重塑[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金月淑;韩国新小说叙事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金雷;对《拉格泰姆时代》的叙事空间解读[D];宁夏大学;2013年
2 吴荻子;当代建筑叙事空间及其研究方法初探[D];中南大学;2012年
3 李丹;《别让我离开》的叙事空间[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任媛媛;《河湾》中的叙事空间解读[D];中南大学;2010年
5 朴春美;孙昌涉1950年代短篇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田露露;《洪堡的礼物》中叙事空间的分析[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静;《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叙事空间探讨[D];湘潭大学;2011年
8 李双;库切小说《耻》的叙事特色[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忠岩;数字时代的影像叙事空间[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琼;图画书叙事空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65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96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