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逃离:门罗小说《逃离》探析
[Abstract]:Escape is considered a collection of novels that best represent Alice Monroe's writing focus. In the novel, Monroe expresses her desire, chance, unfathomable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for women's living condition, as well as his concern and sympathy for their struggle, pain and regr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female escape and final return, and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fate of female hidden tragedy.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分类号】:I71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曲;;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女性意识分析[J];电影评介;2013年Z1期
2 徐坤;;当我们谈论门罗的时候是在谈论什么[J];北京观察;2014年08期
3 马丽莉;刘丽丽;;成长中的无所适从:门罗小说《逃离》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陈凤;;无法逃离的人生境遇——艾丽斯·门罗《逃离》中女性命运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7期
5 于艳平;;《逃离》的背后: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素容;;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从二元对立角度看门罗作品《逃离》[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林小群;;对艾丽丝·门罗《逃离》的后现代主义的解读[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黄芙蓉;;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婚姻暴力与女性成长意识[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4期
4 贺娜;;艾丽丝·门罗对哥特式写作风格的创新[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4年01期
5 林亚丹;;浅析《男孩子与女孩子》中的女性性别意识[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年04期
6 杨延红;;论《逃离》中的女性形象[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32期
7 解学林;;门罗作品《逃离》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34期
8 靳峰;;从《逃离》看平凡女性的自我救赎之路[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03期
9 朱虹;;短篇小说集《逃离》中的女性形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10 贾小娟;;《逃离》中卡拉的女性意识变化[J];芒种;2013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季文;;《逃离》与《蟹工船》在故事结构上的相似点[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4年刊[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瑛;《逃离》主题的认知诗学循迹[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罗素容;《逃离》的结构主义叙事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朱佳;艾丽丝·蒙罗的《逃离》中的逃离主题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3年
4 周智勤;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男性形象对女性意识成长的作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刘君敏;从属性对现代女性自性完善的禁锢与延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孟德慧;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与《逃离》中的逃离历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刘静;艾丽丝·门罗的写作艺术一试论门罗作品《逃离》中对于经典作家的传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14年
8 于明月;艾丽丝·门罗作品的主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侯蒙蒙;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艾丽丝·门罗的《逃离》[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10 鄢菁萍;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女性形象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玲夏;平淡是真——评爱丽丝·芒罗短篇小说《平坦之路》[J];外国文学;2001年02期
2 林小群;;对艾丽丝·门罗《逃离》的后现代主义的解读[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张芳;;近三十年来国内外艾丽丝·门罗研究述评[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黄芙蓉;;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婚姻暴力与女性成长意识[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4期
5 丁冬;;意料之外的实至名归——记门罗荣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4期
6 谭敏;赵宁;;迷失在逃离与回归之间——析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叙事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郭和英;;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思——透析安娜悲剧及对现代女性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1期
8 陈凤;;无法逃离的人生境遇——艾丽斯·门罗《逃离》中女性命运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7期
9 于艳平;;《逃离》的背后: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周怡;;从艾丽丝·门罗看加拿大文学——罗伯特·撒克教授访谈录(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帷谷;;门罗宣言的性质和作用[J];学术月刊;1963年03期
2 祝立明;试论门罗宣言的性质与作用[J];世界历史;1981年05期
3 丁少伦;;一种试图走向“科学”的美学——托马斯·门罗美学思想述要[J];理论学刊;1990年01期
4 张世均;;评詹姆斯·门罗[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5 周福全;“兰草风格”音乐之父──比尔·门罗[J];世界文化;1998年01期
6 西门媚;;门罗获奖能改变什么[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3年11期
7 艾玛;;探访诺奖得主的“门罗书店”[J];中国校园文学;2013年23期
8 赵庆庆;;像海狸一样勤奋和坚守——门罗漫记[J];西部;2014年01期
9 谢文雄;;门罗与中国[J];文化交流;2014年01期
10 陈晓明;;于细微处见小说艺术——略谈门罗小说集《逃离》[J];群言;201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撰稿 本报记者 傅小平;门罗:与写作有关的“秘密”[N];文学报;2013年
2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 郑龙;门罗小说:一种内心的向往[N];中国艺术报;2013年
3 江苏省沭阳县 孙仲;门罗作品不赶工是理性选择[N];中华读书报;2013年
4 彭波;透过门罗的观察镜[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坤宁;六年磨一剑 门罗7部作品将面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张春铭;爱丽丝·门罗:从小镇走向诺奖[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吴小曼;门罗的力量[N];华夏时报;2013年
8 姜伯静;门罗获诺奖的启示[N];人民公安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李婧璇 编译;门罗:得到掌声好过被嘘下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10 顾文豪;门罗的精准仿若利刃[N];中国经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萍;身份问题对艾丽丝·门罗文学创作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2 蒋小龙;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叙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静;艾丽丝·门罗的写作艺术一试论门罗作品《逃离》中对于经典作家的传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14年
4 于明月;艾丽丝·门罗作品的主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鄢菁萍;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女性形象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6 周智勤;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男性形象对女性意识成长的作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宣啸;对艾丽丝·门罗《适合》及《爱的进程》的功能文体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吕鹏飞;门罗主义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9 刘小梅;爱丽丝·门罗作品的南安大略哥特风格[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侯蒙蒙;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艾丽丝·门罗的《逃离》[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14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31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