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诗歌中的意象研究
[Abstract]:Image, ideographic image, not only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contains the poet's rich feelings and profound thought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three works of Shelley, the Mimosa, the Cloud and the Ode to the West Wind.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creation of poetry, the poet gives people the feeling and experience given by the natural image, and shows his rich emotional world. Its aesthetic appeal and poet's abundant imagination have brought important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
【分类号】:I561.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芳;;雪莱精神中的自我删除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10期
2 Е·Б·杰米施甘 ,杨周翰;雪莱评传(下)[J];文史哲;1956年08期
3 周其勋;试论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6年03期
4 李霁野;;雪莱诗三首[J];文化译丛;1981年04期
5 赵益;;英国浪漫派诗人雪莱[J];文化译丛;1982年01期
6 王佐良;;雪莱诗五首[J];诗刊;1979年11期
7 牛小玲;雪莱诗作《云》的修辞方法[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8 徐倩竹;诗坛上的普罗米修斯———读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8期
9 刘闽;雪莱与《伊斯兰的起义》[J];中国穆斯林;2002年01期
10 王利平;简论雪莱的德福配称观[J];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倪正芳;雪莱的“印象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樽 实习生 王苏蓉;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N];深圳特区报;2012年
3 杨正润;无私的?不道德的?疯狂的?[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徐鲁;雪莱的金子之心[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屠岸;拜谒济慈墓和济慈、雪莱纪念馆[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胡;西蒙·阿米塔奇获济慈-雪莱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胡;佛教徒诗人获济慈——雪莱奖[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杨正润;故事比赛与现代普罗米修斯[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徐鲁;近看文化罗马[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平;雪莱的道德思想及其艺术体现[D];湘潭大学;2005年
2 朱燕秋;边缘情境对雪莱及其作品的影响[D];贵州大学;2006年
3 赵军涛;雪莱与圣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寿桔丹;雪莱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王小琨;论雪莱《伊斯兰起义》中的东方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翁翎;雪莱《麦布女王》中科学元素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张洪斌;雪莱诗歌中的自然意象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8 闫红梅;风与竖琴的谐音——论雪莱作品中的影响与独创观[D];河北大学;2001年
9 郭丽颖;柏拉图主义对雪莱作品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10 麻冰野;雪莱诗歌中通感隐喻的认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98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39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