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试论艾特玛托夫的生态悲剧意识与拯救意识

发布时间:2020-05-06 17:47
【摘要】: 本论文选择当代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突出的全球意识、浓厚的悲剧意识与拯救意识。艾特玛托夫总是以终极的视角来审视整个人类的命运,探索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道德问题。作家通过展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冲突来引发读者对于人类未来命运进行严峻的思考。作者以强烈的悲剧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唤起整个人类的良知。艾特玛托夫的小说有着浓郁的生态意识,而他的生态思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对吉尔吉斯自然景物的热爱;对这个古老民族纯朴生活的眷恋以及对母性柔情、人与自然亲和关系的缅怀。 本文主要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艾特玛托夫的作品进行研究,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挖掘艾特玛托夫生态思想的双重文化根源(吉尔吉斯文化与俄罗斯文化)。在这个章节中,笔者从自然风景、女性崇拜、民族风俗、时代精神氛围等角度分析了艾特玛托夫创作的“生态位”及生态思想的来源。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白轮船》与《断头台》的具体分析,来探索其作品所表现出的浓厚的生态悲剧意识。在这一章节里,笔者主要通过展示作品中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人的冲突来分析作者的生态危机意识。它包括自然生态危机与精神生态危机两个层面。第三部分则是以《断头台》为例,从文本中分析作家针对人类各种生态危机,所作出的拯救措施。面对人的道德沦丧与精神失落,艾特玛托夫极力寻找解决危机的出路。他分析了当今世界各种生态危机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并对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层的文化批判。他塑造了阿夫季与波士顿两个人物形象,以期担起拯救人类末世命运的重负。尽管他们最终也未能成功,但是我们从他们忍辱负重的牺牲精神看到了希望:只要有善,一切皆有可能。作者对未来出路的探寻表现了作者的生态理想,即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5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晓慧;;艾特玛托夫对现代文明生态危机的文化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2 韦建国;试论艾特玛托夫与戈尔巴乔夫的同构思维——苏联解体的文学反思[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李红梅;;人性对物性的彻底抗争——解读艾赫玛托夫的人性复归理念[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杨江平;从动物形象看艾特玛托夫小说世界中的二元对立[J];东岳论丛;2002年06期

5 易晓明;论艾特玛托夫的文学意识[J];苏联文学;1988年01期

6 杨素梅;20世纪俄罗斯文坛上的生态文学[J];俄罗斯文艺;2002年05期

7 谢·扎雷金 ,陆肇明;文学与自然[J];俄罗斯文艺;2003年04期

8 李慧;再论艾特玛托夫的结构艺术[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周梦焱;;对照与反观中的忧患意识——解读艾特玛托夫的小说《一日长于百年》与《断头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韩捷进;浅析艾特玛托夫小说中的动物形象[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2651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51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9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