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死亡意识及其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0-05-12 11:01
【摘要】: 作为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约翰·厄普代克以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及对社会现状的独到分析,赋予了其作品真实而又深刻的感染力。他的代表作“兔子四部曲”包括《兔子,跑吧》(1960年)、《兔子归来》(1970年)、《兔子富了》(1981年)、《兔子歇了》(1990年)。在四部曲中,厄普代克通过描绘主人公哈利·安斯特朗26岁到55岁的人生历程,系统而全面地展现了美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变迁。 我们看到,死亡叙事贯穿四部曲始终。对四部曲中死亡意识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内涵,对我们整体把握小说意蕴有很大帮助,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社会及美国文化。从现有研究资料来看,国内对厄普代克小说中所体现的死亡意识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拟从死亡意识这个角度入手,依据四部曲中的死亡叙事来剖析作者死亡意识的具体内涵,并深入挖掘其所体现出的现代意义。 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社会现实环境的影响、巴特神学思想的影响和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等方面,对厄普代克的死亡意识作追根溯源的探讨;第二章着重分析四部曲中的死亡叙事。每一部小说中,都伴随有关键性人物的死亡,每个人物的死亡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从作者塑造的这些人物身上,我们了解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人的生存境遇,感受到社会悲剧所带来的审美体验,从而探寻作家心灵深处的死亡意识;最后一章探讨作品中死亡意识的现代意义。对死亡的关注,透露着作者对现代人生存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死亡书写,厄普代克旨在展示生命的内在价值、呼唤美好的人情与人性、探寻人类的生存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伟;;解读厄普代克作品中神话元素的运用[J];长城;2011年08期

2 陈唯;;衬托灵魂的黑暗背景——迟子建《树下》“死亡意识”浅析[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3 陈佳雪;;冰山一角的震撼——海明威作品“潜文本”初探[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4 赵德坤;;向死而生,体悟永恒——中国禅宗的生命终极意识探析[J];宗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5 薛伟;;马人客戎与《马人》主人公卡德威尔[J];世界文化;2011年07期

6 胡敏沪;;论迟子建小说死亡书写的形式[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哈旭娴;;厄普代克作品中的电影叙事[J];电影文学;2011年14期

8 薛冬岩;刘含颖;;“肉”与“灵”的追寻——从《夫妇们》看厄普代克的性爱观[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8期

9 黄燕明;;从《野草》探讨鲁迅对死亡意识的心路历程[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10 罗小云;;后9·11文学的幻想: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J];外国语文;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敏;于建华;;漫谈海明威的笔和枪及其死亡意识[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唐祖敏;;论屈原的死亡意识[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萧延中;曾子墨;;探索毛泽东晚年的生命焦虑[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4 黄晓娟;;论郭沫若早期诗作中的死亡意识[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5 宋德发;;道德的相对性与历史性——解读《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伦理意蕴[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彭思嘉;;逃避与追寻——论厄普代克《兔子,跑吧》之“跑”的双重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杰;;从《女神》看“五四”时期郭沫若的生死变通意识[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8 李雪;;人与“绝对”的较量——戈麦用诗歌与人生演绎死亡[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宋宝安;蒲新微;;当代社会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生存价值[A];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叶橹;;一只不停滚动的桶——绿原诗歌艺术的衍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3)[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朗;厄普代克的三大秘密[N];深圳商报;2003年

2 邹海仑;厄普代克《早期故事集:1953-1975》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记者 康慨;厄普代克的劲笔[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匡咏梅 《世界文学》编辑;爱,小口小口舔[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钱程;约翰·厄普代克与艺术的不解之缘[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毛尖;和兔子一起完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赵松;一个漂亮但无脑的男人[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邱华栋;约翰·厄普代克写作的三大秘密[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刘金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生命的尊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胡;厄普代克旧作获福克纳奖[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靳涵身;重写与颠覆—约翰·厄普代克“《红字》三部曲”之互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王天兵;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小说死亡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梁晴;从毛姆的小说创作看画家高更对其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4 李秀兰;中朝现代女作家作品中的内在意识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卞鲁晓;《列子》人生哲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阔;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死亡意识及其现代意义[D];江南大学;2010年

2 李若白;厄普代克《兔子,,跑吧》评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周莎莎;论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暨南大学;2010年

4 田新科;论约翰·厄普代克对女性意识的探寻[D];河北大学;2009年

5 王进波;俄国作家文本中的死亡意识及安德列耶夫对死亡意识的深化[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6 段建辉;论福楼拜小说的死亡意识[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雪莲;论哈代小说的死亡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谷婷婷;由对立到融合—厄普代克小说中的宗教主题探讨[D];安徽大学;2004年

10 邵光学;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0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60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5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