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顿《欢乐之家》的女性地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批评视角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锦屏;《列宁选集》简介[J];哲学研究;1960年Z1期
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主席关于学习外语的部分论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7年01期
3 王荫庭;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学说的重大贡献[J];哲学研究;1980年10期
4 周原冰;;关于“医德学”的一封信[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81年04期
5 鲁家果 ,刘长久;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讨论会的情况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01期
6 王贵书;马克思主义和早期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若干历史情况[J];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S1期
7 夏甄陶;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教学[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3年02期
8 陈必信 ,王云波;鲁迅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伟大贡献[J];鲁迅研究月刊;1983年10期
9 王幼殊;;马克思对旧的唯物主义的改造[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10 陈步;中国传统和马克思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晴;;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蓉生;;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年鑫;;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多维度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何海涛;;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郑志飚;刘飞;;试论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黄斌;;关于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几个问题[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7 刘义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梁柱;;学习马列贵在自觉和坚持[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丹;栗晓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周新城;;“再思考”名义下的全否定[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拴乾;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篇章[N];新疆日报(汉);2001年
2 西安市委常委 杨殿钟;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重要文献[N];陕西日报;2007年
3 曹宣;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N];潮州日报;2007年
4 连小芳邋王健;纲领性文件带领中华民族阔步前进[N];宁夏日报;2007年
5 中共常德市委常委、秘书长 刘明;实践是个大问题[N];常德日报;2009年
6 奚广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人”的时代高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阮直;经典的阅读[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8 陇东学院 高新民;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关系[N];陇东报;2011年
9 实习生 王姣玲;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生长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政治学所 王一程;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杨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志勇;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宏伟;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炜;推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2 郭栋;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3 杨宇晓;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4 詹乐;我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李双套;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以及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俊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D];西华大学;2011年
7 宿秀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舒平洋;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袁启文;论马克思人权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鲍福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评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2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6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