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风暴眼》女主人公的心理分析解读

发布时间:2020-05-23 02:18
【摘要】: 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风暴眼》在1973年出版,同年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澳大利亚文学首次获此殊荣。长期以来,这部作品被人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然而,小说的主人公亨特太太的性格很少被探讨。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角度来解读亨特太太的性格,探讨人物的心路历程,及映射出的社会现实,突出小说的主题—人都要经历磨难才能成功。论文正文共有五部分构成。 导论部分主要是关于作者帕特里克·怀特,小说《风暴眼》的主要内容,国内外对其所进行的相关评论及该论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主要论述亨特太太的本能欲望。弗洛伊德的本我指的就是人的本能,本我遵循的快乐原则。亨特太太的本我控制一切,她对物质生活、性爱的渴望,贪婪、自私、放纵。 第二章主要论述亨特太太的自我斗争和挣扎,以及她性格中积极的一面,比如独立和坚强。根据弗洛伊德,自我主要是指通过自身的努力使本我得到满足。亨特太太凭借年轻美貌获得了她想要的自由、奢侈的生活。然而他的子女在知道母亲要死的事后,匆忙赶回来要分她的遗产。这时候表现了亨特太太的坚强和独立,努力和她的子女斗争。同时,她的内心也经历了挣扎和矛盾,为她的灵魂的升华做了铺垫。 第三章主要论述亨特太太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实现。她经历了一场大自然的风暴后,最终反省了她贪婪、自私、荒淫无度的一生,实现了灵魂的升华,心灵的最高品质,既超我的境界。 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女主人公亨特太太经历了一个从贪婪、自私、到在经历了那场大自然暴风雨的洗礼后自我实现的蜕变过程。不管是心灵还是肉体上她最终回到了风暴中最宁静的地方—风暴眼。通过对主人公人物性格的分析,使人们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有利于对作品的研究添砖加瓦,同时为其它学者更深入的分析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6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宏;董粤章;;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井丽霞;华燕;;人性的反思——澳大利亚两部小说《垃圾堆》和《吉米·布莱克史密斯的歌声》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3 廖莹莹;冯峥峥;;大学生网名的生成方式及心理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马萍;;夹缝中的生存——《古船》中隋抱朴形象的人格解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郑珍珍;;病态的自我心理防御——探析《厄舍古屋的倒塌》主人公的毁灭[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6 张金兴;;新时期文学中“乳房”意象的多重内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王妍;王磊平;;梦魂惯得无拘检 醒来犹是惆怅情——关于《秦风·兼葭》梦境主题的解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何桂娟;;当代澳大利亚妇女诗歌创作概览[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雷馥源;;扭曲矛盾的人格——评析《我的光辉生涯》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杨依山;;公平与效率完全兼顾之均衡点存在性研究——格罗夫斯—克拉克机制和迪克塞—奥尔森模型的论证[J];财经研究;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清芳;李成蹊;;浅论体育精神的渊源与现实意义[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2 徐书林;;对道拉起源故事中“通过仪式”的分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宙嫔;“诗性智者”[D];苏州大学;2010年

2 赵秀红;对命运的超验反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耿潇;安东尼·特罗洛普小说世界中的欲望主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宝康;论怀特小说的悲剧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超;民国娼妓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李淑霞;王安忆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冯阳;明清小说中的“梦”“异”现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玲;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赵启鹏;中国当代战争小说中的情爱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霞;弗洛伊德人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谌凤;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职业认同中的应用与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谢春平;惩罚与拯救[D];南昌大学;2010年

7 蒋华;生命意义的张扬与存在的拯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文智;潜入心灵深处的秘密发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亚梅;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李宁莎;贾平凹的审美观[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76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76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a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