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认知与道德的追寻之路:《米德尔马契》的命运主题解析

发布时间:2020-05-28 08:32
【摘要】: 乔治·艾略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尤其是女性命运的悲观结局,一直以来都是艾略特研究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巅峰之作《米德尔马契》更是以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命运宏图展现了她对19世纪英国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和成熟见解。小说以女主人公多萝西娅和男主人公利得盖特的两条线索展开叙述,多萝西娅从胸怀社会理想的非凡女性转变到为人妻母的平凡女性,而利得盖特则从雄心勃勃的青年医生沦落为追名逐利的世俗医生。男女主人公郁郁不得志的命运结局似乎渲染了小说的悲观主义色调。 论文从艾略特的认知观和道德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她在小说中对人物命运的特殊安排。第一章阐释了小说的命运主题,探讨了艾略特的命运观的双重性问题;第二章从认知观方面对小说中的人物命运进行了解读,分析了造成悲剧命运的几种认知失误;第三章从道德观的同情和克己方面分析了人物命运的最终结局。本文认为,虽然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命运结局都不能尽如人意,但小说所体现的命运观并不仅具有悲观的决定论思想,而且具有悲观背后的社会进化论意识,而这种命运观的双重性是与艾略特对真善美的理解和信仰密切相关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夏增强;;《米德尔马契》中金钱观的展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振华;被禁锢的自由之魂—《米德尔马契》和《贵妇人画像》中的悲剧婚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安冉;《米德尔马契》中婚姻和职业生活的变化动力学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3 游翔;英语小说的现代性转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欢;反抗与迎合[D];安徽大学;2011年

5 柴青青;《米德尔马契》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胜男;乔治·艾略特与批判现实主义[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邓迎春;论乔治·艾略特的宗教道德观在《米德尔马契》中的体现[D];安徽大学;2012年

8 付东博;不同的追求,相似的结局[D];吉林大学;2011年

9 程贤萍;《米德尔马契》的互文叙事[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胡素花;乔治·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84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84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4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