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隐喻角度解读《秘密花园》
发布时间:2020-06-01 11:45
【摘要】:弗朗西斯·霍齐森·伯内特的《秘密花园》被公认为是儿童经典小说之一自它出版以来,学者们用了很多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小说进行分析。为了解读《秘密花园》的主题,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分析。尽管有很多学者已经对花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但作者相信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分析小说能更形象,更细腻的呈现小说的教育性主题。 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伯内特本人及其作品,国内外研究伯内特《秘密花园》的现状及本文的结构。论文指出文章所含的概念隐喻为“人是植物”。人的状态是花园中植物的状态。如果花园里的植物和人想要得到健康的成长,就需要关心和爱。 第二部分主要简单介绍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和概念隐喻用于文学领域的状况。概念隐喻是指我们用具体的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一些认知语言学家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位隐喻。通过隐喻,人们能更容易、更直观的理解抽象事物。 第三章分析“人是植物”这一概念隐喻的一个映射。人的物理状态是花园的状态。花园里的植物与玛丽和科林都经历从被抛弃到渐渐被发现并受到关怀和爱的过程。当他们被抛弃时,花园里的植物和两位主人公的状态都很糟糕。他们被有爱心的人发觉和关心之后,他们的状态逐渐好转。 第四章着重分析“人是植物”的另外一个映射。人的精神状态是花园的状态。思想之花绽开的过程就是花园里的花绽放的过程。与花园里的植物类似,在经历过在思想上被抛弃,心灵之门紧锁以及到后面慢慢被发现,被关怀,两位主人公最后终于在关心他们的人的帮助下心灵得到洗礼,最后得到美丽的心灵。 第五章为结论,指出人与花园的植物是息息相关的。若要想得到健康的体魄及美丽的心灵,人是需要受到关注和爱的。这也是作者向我们传达的一个主题。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712
本文编号:2691439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雄;文学文本中的隐喻认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王松鹤;于广;;语篇的形和神——隐喻的语篇功能分析[J];外语学刊;2009年06期
3 张颖;苏芳;;《秘密花园》的女性主义解读[J];外国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广平;《秘密花园》中人和自然的互惠关系[D];安徽大学;2004年
2 唐汉娟;陶渊明诗歌中的概念隐喻[D];湖南大学;2008年
3 倪莉;《秘密花园》中的丑小鸭原型[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4 李铨;从概念隐喻视角解读《简·爱》[D];苏州大学;2009年
5 窦川川;托尼·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概念隐喻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91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9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