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雨王亨德森》的存在主义解析

发布时间:2020-07-21 19:06
【摘要】:本文运用存在主义理论分析了索尔·贝娄的《雨王亨德森》,探讨了小说的主题及贝娄对人生存在意义的理解;此外,从存在主义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能让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做深入新颖的解读,深刻体会作家的创作精髓。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关于对索尔·贝娄和其作品《雨王亨德森》的评论并简要论述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对贝娄创作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分析《雨王亨德森》中亨德森所处的荒谬世界,揭示了世界是荒谬的,人本身也是荒谬的。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亨德森在其所处的荒谬世界中的体验,展现人生是痛苦的,无意义的,这也是存在主义对人生的普遍看法。第四章,主要通过自由的选择和应该承担的责任及两者的关系,分析了主人公对真实存在的追求,探讨人存在的本质,通过上述各章对《雨王汉德森》的分析,归纳出本文的主要观点,即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但是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行动承担起对自己、他人和整个人类的责任,从而实现存在的意义。 论文结合《雨王亨德森》主人公在非洲探险的经历及所感受到的苦闷与迷惘以及他思想转变的整个过程,分析了现代社会异化现象引起的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并对现代人精神危机的出路,即存在的真谛,进行了积极探索,使读者得以从存在主义视角进一步理解贝娄作品。 本文运用存在主义理论分析了索尔·贝娄的《雨王亨德森》,探讨了小说的主题及贝娄对人生存在意义的理解;此外,从存在主义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能让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做深入新颖的解读,深刻体会作家的创作精髓。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关于对索尔·贝娄和其作品《雨王亨德森》的评论并简要论述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对贝娄创作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分析《雨王亨德森》中亨德森所处的荒谬世界,揭示了世界是荒谬的,人本身也是荒谬的。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亨德森在其所处的荒谬世界中的体验,展现人生是痛苦的,无意义的,这也是存在主义对人生的普遍看法。第四章,主要通过自由的选择和应该承担的责任及两者的关系,分析了主人公对真实存在的追求,探讨人存在的本质,通过上述各章对《雨王汉德森》的分析,归纳出本文的主要观点,即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但是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行动承担起对自己、他人和整个人类的责任,从而实现存在的意义。 论文结合《雨王亨德森》主人公在非洲探险的经历及所感受到的苦闷与迷惘以及他思想转变的整个过程,分析了现代社会异化现象引起的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并对现代人精神危机的出路,即存在的真谛,进行了积极探索,使读者得以从存在主义视角进一步理解贝娄作品。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斌;评存在主义对人生情态的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03期

2 魏金声;评马塞尔对萨特虚无主义的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3 黄明娣;试析马克思与存在主义关于“人”的问题思考的深层一致性[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韩玉群;论索尔·贝娄小说创作中的存在主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苏玲;俗人·恶人·野人——从《月亮和六便士》女性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看毛姆妇女观[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陆汉军;韦茂斌;;论鲁迅《野草》中的存在主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7 曹晶晶;;《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存在主义解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8 刘世洋;;从存在主义看陈染的孤独体验[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9 庞弘;;笼中之舞——论金基德电影中的存在主义精神[J];电影文学;2008年05期

10 辛迎阳;;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分析《夏洛的网》[J];考试周刊;2008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凯;;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启示[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纪如曼;;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汤铭;;局外人:一场伦理之辩[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莉;李抗;;西方心理学的人文主义研究模式[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金丹元;;深入思维层次比较中西艺术[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6 纪如曼;;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7 许为勤;;别尔嘉耶夫哲学的内在超越及归宿[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飒;;迷雾、虚无与存在——堂米格尔·乌纳穆诺及其《迷雾》[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9 方珏;;主奴关系与承认——论女性主义哲学的辩证方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廖美玲;;咨客中心疗法述评[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学智;探寻存在主义在中国的“存在”轨迹[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重温萨特[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李浩;喧哗、繁复的“伟大”世界[N];文艺报;2011年

4 记者 吴云;特立独行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N];光明日报;2005年

5 编译 粟周熊;存在主义促使自杀者增多[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7 赵丹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成也忧愁,败也忧愁[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甘易;可称为逻辑存在主义的一种新哲学[N];中国邮政报;2003年

9 孙先科;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收获[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吴岳添;《加缪全集》:提醒关注加缪的思想和作品[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琼;保罗·奥斯特的追寻:在黑暗中寻找自己的位置[D];厦门大学;2009年

2 张甜;索尔·贝娄城市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连丰;艾丽丝·默多克哲理小说中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苗爱芳;分歧之辩: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D];苏州大学;2009年

5 张涛;诺曼·梅勒的存在主义及其前期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白玉华;三种视角分析塞缪尔·贝克特戏剧中的沉默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关士礼;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立立;论台湾现代派小说的精神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卫林;荒诞与异化:哈金《等待》和《自由生活》的存在主义主题探析[D];广东商学院;2011年

2 翁姗姗;《你好,忧愁》中的存在主义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正锋;沈从文:存在的危机与生命的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波;存在主义人生哲学透析[D];延边大学;2004年

5 李恩宁;论《还乡》中主要人物克林和游苔莎的存在主义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雯艳;《雨王亨德森》的存在主义解析[D];兰州大学;2011年

7 何小溪;论方方小说的存在主义意识[D];武汉大学;2005年

8 龚梅;“愤怒的青年”派的创作思想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纯;在矛盾中重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邢雅范;山不过来,我就过去[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64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64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6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