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人》与看得见的成长
发布时间:2020-08-14 12:41
【摘要】: 拉尔夫·埃里森(Ralph Ellison,1914—1994)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黑人作家,他在一生中只写了一部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1952)。正是这本小说确立了他在美国黑人文学界的重要地位。本文拟从成长小说的角度细致地展现小说主人公的成长。埃里森通过主人公所处的成长环境去探索现代文学异化的主题。本文作者将此环境作为促进主人公成长的动因,从而为研究小说《看不见的人》开辟一个新的维度。 本文共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阐述小说《看不见的人》和美国成长小说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它对传统成长小说特色的继承和其特有的结构特征。第二章按照美国成长小说“诱惑——出走——迷惘——顿悟”的发展脉络,全面展开主人公的成长历程。第三章主要介绍主人公成长的引路人,从现代派文学的异化角度去探索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面临着精神空虚和人性枯竭的境地。这些引路人,特别是反面引路人,给主人公的成长带来了重重障碍。但是,也正是这样冷酷的现实促进了主人公从混沌状态到自我意识觉醒的迅速成长。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712.074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徐秀明;;20世纪成长小说研究综述[J];当代文坛;2006年06期
3 李美芹;《看不见的人》中黑人的自我异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4 买琳燕;;走近“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概念初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易立君;刘彬;;《看不见的人》: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6 董靖历;;论美国黑人的“无形”困境、“无形”根源与自强之路——拉尔夫·埃利森《看不见的人》主题分析[J];名作欣赏;2008年14期
7 唐晓忠;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雷建国;;《无形人》中的象征、存在及异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杨武能;《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逃避庸俗[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2期
10 王逢振;《看不见的人》仍令人震撼[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丹;《麦田里的守望者》:流浪者的成长之歌[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蔡s
本文编号:2793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93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