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伦理选择与道德目标:论奥德修斯的返乡

发布时间:2020-08-15 14:59
【摘要】:荷马,古希腊著名的诗人、哲学家、神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战争学家、杂家。用当代西方古典学者哈夫洛克(E.A. Havelock)教授的话来说,他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举世闻名的著作——荷马史诗现已公认为是西方文学长河的源头,它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亚于《诗经》、《论语》等圣典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影响也已散布于西方文学发展的各个时期,亚里士多德、密尔顿、歌德、雪莱、乔伊斯等很多大家都对其评价甚高,且深受其影响。尽管荷马史诗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但是在历史等其它领域它也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在希罗多德和希腊其他史学家的心中,荷马是历史学的创造者。正如当代文论家罗斯(H.J.Rose)的评价:荷马史诗“在一切方面为古希腊乃至欧洲文学”的发展设定了“一个合宜的”方向。荷马史诗据传是由荷马所作,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它是人类社会童年时期的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公认的文学的典范。《伊利亚特》的主题是“愤怒”,《奥德赛》的主题是“返乡”。《奥德赛》描写了特洛伊英雄奥德修斯战后返乡的故事。它因为充满了对于奇诡玄幻的神鬼妖怪和平凡动人的日常生活的描写,而与《伊利亚特》中上古英雄创奇中的阳刚美相异。无论是在最受神仙眷顾的费埃克斯人还是在野蛮纯朴的波吕斐摩斯那里,荷马都在不遗余力的描写男耕女织,吃喝拉撒的等涉及人伦生活的庸俗方面,表现出了动人的人伦之美。 本篇论文以《奥德赛》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使用文学伦理学的研究方法。本文认为:在伦理大于政治的荷马时代,奥德修斯的返乡是伦理选择,他在返乡过程中坚守自己的道德目标,因此具有重大的伦理意义。奥德修斯在基尔克处选择返乡意味着奥德修斯选择了承担自己“王者”伦理身份所代表的伦理义务,在卡吕普索处的返乡选择意味着奥德修斯选择了承担自己“父亲”与“丈夫”等家庭伦理身份所代表的伦理义务。这一选择体现了奥德修斯的道德目标,即返回人伦世界。奥德修斯的道德目标在返乡过程中受到了无数次的考验而愈发坚定,奥德修斯返乡中所遇到的考验主要反映在对奥德修斯神人关系认识和人与人关系认识的考验两个考验。奥德修斯返乡的意义在于在混乱的伦理秩序中开辟了人间伦理之路,高扬了人的现世精神和人本主义精神,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篇论文以奥德修斯的返乡为明线,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奥德修斯在神女诱惑中选择返乡为切入角度,具体分析了奥德修斯选择返乡的特点与实质。奥德修斯的选择发生地一共有二,分别为艾艾埃岛和奥古吉埃岛。前者以全知为诱惑,后者以永生为诱惑,企图吸引奥德修斯不再返家永留岛上。但是奥德修斯拒绝了这两处诱惑,选择了返乡,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表现为选择承担“王者”的伦理义务与承担“父亲”伦理义务,因此奥德修斯的选择是伦理选择。本文的第二个部分主要围绕着奥德修斯的返乡具体经历展开。十年时光的漫游经历给奥德修斯的心灵雕刻上深重的划痕。随着漫游的深入,奥德修斯的伦理思想发生了逐层深入的道德考验,并最终确立并坚守了自己的道德目标。在海上经历的神人关系的考验中,奥德修斯信仰发生游移并最终拒绝了神明之爱;在海上经历的政治关系考验中,奥德修斯坚守强权之制并深化了自己对于正义的认识。本文的第三个部分,从分析奥德修斯的所处的伦理环境入手分析奥德修斯的返乡意义。奥德修斯的伦理选择意义泽披后世,他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海上流浪和惊险之后,在经历了无数次或永生或短命的威逼与诱惑之下,依然坚持自己返乡的伦理理想。虽然在一些作为上依然显示出伦理道德上的局限性,但是奥德修斯的形象与行为的最动人之处就在于他在伦理秩序混乱的人类发展历史初期,给后世之人开辟了一条堪为楷模的人间伦理之路。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玉梅;;“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论奥德修斯的选择问题[J];美与时代(下);2014年12期

2 陈中梅;;历史与文学的分野:奥德修斯的谎言与西方文学经典表述样式的初始展现[J];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03期

3 霍晓珊;;奥德修斯冥府之行浅析[J];文教资料;2014年14期

4 王峰;;奥德修斯的战争与荷马的乡愁——《奥德赛》归意再释[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5 吴燕泉;;奥德修斯——荷马史诗《奥德赛》的主人公[J];文化译丛;1985年01期

6 张传明;;奥德修斯该不该回去——《奥德赛》教学案例[J];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师;2006年01期

7 李静静;;奥德修斯的自我认知之旅——浅析《奥德赛》卷十一冥府之行[J];中外文论;2017年01期

8 彭娟;;奥德修斯的眼泪——论《奥德赛》中的哭泣问题[J];青年与社会;2019年15期

9 孙菁曼;;奥德修斯遇到赛壬:神话中的理性之歌[J];科学中国人;2016年12期

10 沈毅;;浅析《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形象[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余艺;何田雨;马琴;龚渝富;;语境透视下的文化行为差异——基于对《西游记》和《奥德赛》的文本比较研究[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八卷)[C];2019年

2 张秋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实现由遵守基本行为规范向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升华[A];2003年度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选编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娜塔莉·海恩斯(Natalie Haynes) 编译 贾子凡;2700年前,2700年后[N];国际出版周报;2018年

2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千人计划”特聘教授、美国德堡大学古典系教授 刘津瑜;《奥德赛》的风光一年[N];文汇报;2018年

3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梅林蓉;《奥德赛》:人类理性的诗化寓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4 中国国家话剧院研究员 颜榴;《奥德赛》:当“尤利西斯”成了“戈多”[N];北京日报;2019年

5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引咎辞职是个人的政治伦理选择[N];长江日报;2014年

6 苏州大学哲学系 陈忠;社会团结:实现发展与应对灾难的伦理选择[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童天湘;基因革命与伦理选择[N];光明日报;2000年

8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文明办主任 金霞东;追求更加高尚的道德目标[N];闽东日报;2010年

9 修景坤 (作者单位:内蒙古总队巴彦淖尔盟支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N];人民武警;2003年

10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蒋严冰 邵维忠;UML 2001:标准化的《奥德赛》史诗[N];计算机世界;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剑桥;荷马英雄的生命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艺yN;伦理选择与道德目标:论奥德修斯的返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苏万柱;奥德修斯的自我回归之路[D];西南大学;2012年

3 马骋;两位英雄的还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4 孙海一;《冷山》与《奥德赛》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5 刘会来;选择与生存—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形象的政治哲学解读[D];海南大学;2016年

6 杨瑶;《逃离》中女性伦理身份及伦理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7 张宜冉;《名利场》中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D];宁波大学;2018年

8 刘梦婷;从迷失走向清醒:论《消失的爱人》中尼克的伦理选择[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9 刘淑佩;《苏菲的选择》:苏菲的伦理选择[D];湖南大学;2017年

10 陈海云;阿米尔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D];大连海事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94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94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5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