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微物之神》的多义性主题及叙事策略

发布时间:2020-08-21 19:43
【摘要】:印度女作家阿兰达蒂·洛伊的小说《微物之神》是她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小说,这部英文小说一经问世便受到好评,并且获得了英国文学的最高奖项——布克奖,洛伊也成为获得此殊荣的第一位印度女性。《微物之神》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中国国内关于《微物之神》的研究少之又少,多是散落于网络的书评与读后感。 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介绍洛伊的生平创作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正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分析了《微物之神》名字的深刻含义,笔者认为“微物”是自然界习以为常又被人忽视践踏的卑微之物,对于“神”笔者则从宗主国的神、印度之神、微物之神三个方面来论述,微物之神是一直被大神压迫的小神,这尊小神是人格神,是印度哲学中的阿特曼(Atman)。第二章分别从越界、认同和回归三方面分析了小说的多义性主题。《微物之神》中的人物不但跨越了当时印度社会大神所指定的道德界限,还跨越了性别与伦理之间的界限,成为“最糟糕的逾越者”,而这些越界现象正是人物反抗大神的权力,寻找身份认同,确立主体性的过程。《微物之神》以回归开始,这就奠定了小说的回归主题,回归正是人物进行身份认同、确立主体性的努力,回归阿耶门连只是这群“无法分类”甚至“没有身份的人”无处可归而不得不归的一个地方。空间地理上家园的回归背后隐藏的是回归精神家园的渴望以及回归以后的失望。第三章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文本中聚焦变化、时间倒错以及语言的混杂性,显示了洛伊高超的叙事技巧以及用叙事反抗权力的策略。洛伊采用内聚焦于童年和成年瑞海儿的叙事策略,向读者展示了悲剧的真相,而聚焦变化也同时服务于文本其他的叙事策略。聚焦在童年和成年瑞海儿之间不停地变换,让时间倒错成为可能。聚焦于童年双胞胎时,孩童倒读英语、英语与马拉雅拉姆语混杂使用以及孩子对英语语法的故意扭曲则体现了文本语言混杂性的叙事策略。这些叙事策略同时一起服务于小说的多义性主题。结语部分指出,洛伊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所采取的积极行动与意义,《微物之神》和洛伊的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相得益彰,《微物之神》让世人认识了这位印度女作家,而洛伊此后的行动也让大家对她的作品更感兴趣。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35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电子媒介·时空压缩·文化生产[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2 火源;论杨绛的反讽——以《洗澡》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谢勇;浅析印度近代化进程中的种姓制度观[J];沧桑;2005年Z1期

4 焦亚东;李春华;;互文性:语言与历史维度中的文学批评[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5 曹禧修;小说修辞学框架中的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J];当代文坛;2003年05期

6 韩瑞辉;拉康与结构主义[J];当代文坛;2004年02期

7 朱美禄;以结构制造存在的幻象——对格非小说《戒指花》的一种阐释[J];当代文坛;2005年05期

8 申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理论的新发展[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1期

9 江宁康;;评《拉维尔斯坦》的文化母题:寻找自我的民族家园[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1期

10 刘琦;互文性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李梅红;;在互文性的指导下进行广告套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3 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飞;在解构中建构[D];四川大学;2003年

5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D];四川大学;2003年

6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志雄;中国新时期小说情爱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朱晓慧;“政治”哲学家阿尔都塞——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福柯眼中的“圆形监狱”[D];湘潭大学;2003年

2 张文娟;互文性视角下的《蝇王》[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龙江华;互文性与新闻英语语篇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t

本文编号:2799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99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c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