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冷山”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4 21:02
   小说和电影是二种不同的艺术。文字是小说讲述故事的唯一工具;而在电影中,制片人连同相关的制作人员一起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介手段塑造人物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情感。因此在表达同一主题思想上,电影和小说有其各自的艺术表现角度和技巧。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小说被搬上荧幕,因此对《冷山》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从文学到影视改编的角度,选择美国小说家,查尔斯.费雷泽的小说《冷山》和与其对应的,由安东尼.明格拉改编的同名电影作为对象,从而对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以及小说和电影采用的某些独特的倒叙和蒙太奇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探索了两种版本在文学表述方面的特点,从而明确了情节改编,人物的塑造,背景环境的设置及倒叙和蒙太奇技术在实际改编过程中的应用。 在对小说和电影《冷山》所有的不同点分析之后,笔者发现从小说改编到电影是一项即需要有许多技能又需要有一定的电影制作知识的工作。另一方面,如何组织安排和利用各种媒介手段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从这点来讲,电影《冷山》的确是一部优秀的范例供其他导演借鉴。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712;J905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Rallying Social Capital for Better Historic Preservation[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Kim Choong-Ryeol;;Is the 21st Century the Era of the East? On how to Cope with the Major Proposition of the New Century[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北京论坛(2006)论文选集[C];2006年

3 王赓武;;民族国家的历史与局限(英文)[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Glen Dudbridge;;但丁与中国白话(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5 信广来;;儒家思想中的纯洁和与沉静(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6 汤一介;;在中欧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哲学”(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哲学对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7 ;Cultural Exchange and Cultural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8 吴觉温;;蒲甘—叹为观止的历史遗址,缅甸文化的中心(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9 Ronnie Chan;;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China's Development to the Coexistenc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北京论坛(2007)论文选集[C];2007年

10 Wen-hsin Yeh;;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崛起在红土高原的“新星”[N];国际商报;2004年

2 南京大学教授 何成洲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我们的理论思考能力亟需加强[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邓琳娜;生命的体验 自我的超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王素青;加里·斯奈德和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自然与人类的生态哲学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周洁;安·达菲诗歌女性主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张焱;语言变异与社会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0年

5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6 涂家金;英语论辩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刘爱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文学译者批评的理论探索[D];山东大学;2012年

8 吴争春;辜鸿铭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灏凌;“冷山”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王静;藉中国古典美学试析《吕蓓卡》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D];河南大学;2011年

3 贺辉艳;从记忆中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关俊杰;约翰·杜威之美国民主与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李碧虹;论《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的和谐思想[D];安徽大学;2010年

6 刘今洋;《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否定思想[D];河南大学;2011年

7 常春丽;萨特存在主义视野下的《人性的枷锁》[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丹;《榆树下的欲望》的悲剧性解析[D];辽宁大学;2012年

9 秦璐;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劝导》中的价值观[D];山西大学;2011年

10 寇丽莉;“心”隐喻的认知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8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18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9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