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小说不可靠叙述探论
发布时间:2020-12-02 13:51
"非虚构小说"从命名上颠覆了小说的虚构本质,但在叙事模式上却呈现出典型虚构小说的文体特点。围绕这种跨界式的写作,学界一直争议不断,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非虚构小说如何以叙事的"虚构性"表达其主张的"真实"。"不可靠叙述"作为虚构叙事作品的一种重要叙述技巧,不仅营造了曲意幽深的艺术效果,而且体现了文本阐释的开放性、复杂性和多样性。非虚构小说的不可靠叙述从文本内的作者意图、文本外的读者接受和历史化语境三个层面分析了非虚构小说叙事"不可靠"与"真实"之间的关系。"非虚构"指涉的"真实"是立足于客观真实基础的艺术真实,它不仅包括了叙述真实、情感真实、历史真实等多个纬度,同时也是一种将不同历史背景下社会、思想、经济、政治等因素纳入文学真实问题考量的辨证思维方式。
【文章来源】:当代文坛. 2019年04期 第79-84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非虚构小说的文本内不可靠叙述
二非虚构小说的文本外不可靠叙述
三非虚构小说的历史化不可靠叙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赜历史与照亮现实——阿来《瞻对》的一种读法[J]. 禹权恒. 西部学刊. 2018(11)
[2]真实性写作与“非虚构文学”文体关系探析[J]. 刘弟娥. 扬子江评论. 2018(03)
[3]“非虚构”的踪迹、可能性与问题[J]. 李祖德. 文艺评论. 2017(05)
[4]“非虚构”的叙事伦理与理论问题[J]. 李云雷. 长江文艺. 2016(19)
[5]非虚构写作的文体边界与价值隐忧——从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谈起[J]. 孙桂荣. 文艺研究. 2016(06)
[6]关于非虚构答陈竞[J]. 李敬泽. 杉乡文学. 2011(06)
[7]对修辞方法的挑战与整合——“不可靠叙述”研究的认知方法述评[J]. 尚必武. 国外文学. 2010(01)
[8]后经典叙事学的接受转向[J]. 石群山.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本文编号:2895410
【文章来源】:当代文坛. 2019年04期 第79-84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非虚构小说的文本内不可靠叙述
二非虚构小说的文本外不可靠叙述
三非虚构小说的历史化不可靠叙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赜历史与照亮现实——阿来《瞻对》的一种读法[J]. 禹权恒. 西部学刊. 2018(11)
[2]真实性写作与“非虚构文学”文体关系探析[J]. 刘弟娥. 扬子江评论. 2018(03)
[3]“非虚构”的踪迹、可能性与问题[J]. 李祖德. 文艺评论. 2017(05)
[4]“非虚构”的叙事伦理与理论问题[J]. 李云雷. 长江文艺. 2016(19)
[5]非虚构写作的文体边界与价值隐忧——从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谈起[J]. 孙桂荣. 文艺研究. 2016(06)
[6]关于非虚构答陈竞[J]. 李敬泽. 杉乡文学. 2011(06)
[7]对修辞方法的挑战与整合——“不可靠叙述”研究的认知方法述评[J]. 尚必武. 国外文学. 2010(01)
[8]后经典叙事学的接受转向[J]. 石群山.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本文编号:2895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9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