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普希金抒情诗中的爱情概念隐喻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1 18:07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随着时代的发展隐喻研究经历了由修辞学研究到认知学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活动和行为,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共同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书中将隐喻纳入人的行为活动、思维方式、概念范畴、语言符号等领域进行重新考察和研究,同时提出了概念隐喻的命题,这是隐喻研究史上-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命题在不同文化认知系统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不仅可以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体现了语言学研究的价值。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ичПушкин)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文学之父”,他一生短暂却作品丰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旧在认真写作。他的作品体裁多样,一生创作了800多部诗歌作品,其中爱情和友谊是其最主要的诗歌主题。我国的普希金研究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从普希金的个人生平到作品,从他的生活到创作都有许多研究成果,普希金研究领域一直在不断拓展,这对于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拟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普希金关于...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俄语摘要
引言
第1章 相关研究评述
    1.1 从传统隐喻到概念隐喻的发展
    1.2 俄罗斯有关隐喻学的研究
    1.3 我国外语学界有关隐喻学的研究
第2章 概念隐喻理论概述
    2.1 莱考夫的隐喻观
        2.1.1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
        2.1.2 范畴化理论
        2.1.3 经验主义哲学
        2.1.4 小结
    2.2 概念隐喻的界定
    2.3 理解概念隐喻的若干相关概念
        2.3.1 映射
        2.3.2 意象图式
        2.3.3 经验主义(体验现实主义)
    2.4 莱考夫和约翰逊的三类概念隐喻
    2.5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
    2.6 小结
第3章 普希金诗歌中的爱情概念隐喻分析
    3.1 作为文本的普希金诗歌
    3.2 普希金诗歌中的爱情概念隐喻分析
        3.2.1 爱是人(любовь—человек)
        3.2.2 爱是火焰(любовь—пламя)
        3.2.3 爱是战争(любовь—война)
        3.2.4 爱是液体(любовь—жидкость)
        3.2.5 爱是容器(любовь—вместилище)
        3.2.6 爱是植物(любовь—растение)
        3.2.7 爱是鸟(любовь—птица)
        3.2.8 爱是音乐(любовь—музыка)
        3.2.9 爱是疾病(любовь—болезнь)
        3.2.10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鲁玖诺娃的隐喻观[J]. 杨华.  外语研究. 2008(03)
[2]俄语爱情隐喻特征分析[J]. 牛丽红.  外语研究. 2007(05)
[3]意象图式理论[J]. 李福印.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01)
[4]从概念理论看俄汉情感隐喻[J]. 牛丽红,林艳.  外语研究. 2005(01)
[5]隐喻映射的本质特征[J]. 刘正光.  外语学刊. 2003(03)
[6]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J]. 文旭,叶狂.  外语学刊. 2003(03)
[7]汉英情感概念形成和表达的对比研究[J]. 张辉.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0(05)
[8]俄汉语中隐喻共性现象对比研究[J]. 王松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05)
[9]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 赵艳芳.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03)



本文编号:2930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930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a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