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索格》中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特色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30 04:54
作为二战后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索尔·贝娄以自己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理解,向读者展示了现代都市的纷乱与喧嚣,也表达了现代人在寻找自我本质时的经验和感受。他作品中的主人公通常是内心空虚、找不到生活立足点的中年知识分子。《赫索格》通常被认为是贝娄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贝娄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融合,描述了主人公赫索格在这个荒诞世界中的求索人生。这篇论文尝试分析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特色。论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索尔·贝娄和《赫索格》,以及国内外对两者的评论;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赫索格》中现实主义要素,包括小说中所涉及的真实社会历史背景和赫索格为融入社会、改进社会所做的努力;第三部分分析小说的现代主义特征,主要是象征、意识流、黑色幽默等手法在《赫索格》中的运用;第四部分是结论。由于贝娄将现实主义要素和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加以创造性的运用,《赫索格》得以流畅而又真实地再现出现代人的疏离状态,以及他们为寻求自我而做的努力。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Ⅰ: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Ⅱ:Realistic Characteristics in Herzog
A.Social Background—A Chaotic and Absurd World
B.Search for Self-identity—A Striving Life
Chapter Ⅲ:Modernistic Characteristics in Herzog
A.Employment of Symbolism
B.Employment of Stream-of-Consciousness Technique
1. Free Association
2. Interior Monologue
3. Time-and-Space Montage
C.Employment of Black Humor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赫索格》中的精神受难与道德困境[J]. 刘兮颖. 外国文学研究. 2009(06)
[2]国外索尔·贝娄研究述评[J]. 祝平. 外语教学. 2007(02)
[3]当代精英作家的两难之境及其解决——索尔·贝娄对文学精英论传统的继承与超越[J]. 辛雅敏.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4]自我·故我·他人——谈索尔·贝娄的人物塑造[J]. 洪增流,姚学丽. 安徽大学学报. 2005(03)
[5]外国文学领域中的本土视角问题——以索尔·贝娄的影响研究为例[J]. 夏光武. 外国文学评论. 2004(04)
[6]议索尔·贝娄小说的现代性意蕴[J]. 韩福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7]由内到外:赫索格的心路历程[J]. 段良亮,单小明. 外语教学. 2004(04)
[8]试析索尔·贝娄小说中的人文主义精神[J]. 戚咏梅. 外国文学研究. 2004(03)
[9]价值的错位——管窥小说《赫索格》的主题意义[J]. 阳光武.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06)
[10]国内外索尔·贝娄研究现状[J]. 刘文松. 外国文学动态. 2003(03)
本文编号:2947024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Ⅰ: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Ⅱ:Realistic Characteristics in Herzog
A.Social Background—A Chaotic and Absurd World
B.Search for Self-identity—A Striving Life
Chapter Ⅲ:Modernistic Characteristics in Herzog
A.Employment of Symbolism
B.Employment of Stream-of-Consciousness Technique
1. Free Association
2. Interior Monologue
3. Time-and-Space Montage
C.Employment of Black Humor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赫索格》中的精神受难与道德困境[J]. 刘兮颖. 外国文学研究. 2009(06)
[2]国外索尔·贝娄研究述评[J]. 祝平. 外语教学. 2007(02)
[3]当代精英作家的两难之境及其解决——索尔·贝娄对文学精英论传统的继承与超越[J]. 辛雅敏.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4]自我·故我·他人——谈索尔·贝娄的人物塑造[J]. 洪增流,姚学丽. 安徽大学学报. 2005(03)
[5]外国文学领域中的本土视角问题——以索尔·贝娄的影响研究为例[J]. 夏光武. 外国文学评论. 2004(04)
[6]议索尔·贝娄小说的现代性意蕴[J]. 韩福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7]由内到外:赫索格的心路历程[J]. 段良亮,单小明. 外语教学. 2004(04)
[8]试析索尔·贝娄小说中的人文主义精神[J]. 戚咏梅. 外国文学研究. 2004(03)
[9]价值的错位——管窥小说《赫索格》的主题意义[J]. 阳光武.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06)
[10]国内外索尔·贝娄研究现状[J]. 刘文松. 外国文学动态. 2003(03)
本文编号:2947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947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