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创作中的缺失主题

发布时间:2020-12-31 10:08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20世纪最具特色的女性作家之一。对于杜拉斯的作品有的人表示由衷的欣赏,也有的人表示无法理解。杜拉斯的作品中充满着颠覆,质疑,反叛,暴力,欲望和所有惊世骇俗的因素,时常让人喘不过气,也时常震撼着人的灵魂。朱莉娅·克里斯蒂娃认为杜拉斯患有“痛苦病”。杜拉斯痛苦的病根来自于她的童年,母亲的偏心和兄长的暴虐让年幼的杜拉斯过早的成熟了。童年的缺失性体验加深了杜拉斯对主体的关注,杜拉斯不厌其烦的把那个童年的故事不断翻新,希望通过反复地言说消解内心的痛苦。尽管主体的缺失不可避免,但是正是因为有缺失,才需要弥补。杜拉斯迷恋于自己构筑的“幻象”,就像儿童迷恋镜中自我的映像一样。除了让自己变得可爱之外,杜拉斯还积极寻求社会的认可,向父亲的法律认同。然而杜拉斯对传达父亲法律的母亲的反抗,却无意识间展开了对父亲法律的反叛。杜拉斯因为写作而成就了自己,也因为写作而远离了真实的自己。爱情是杜拉斯小说创作中不变的主题。然而爱情却无法医治杜拉斯的“痛苦病”。因为爱情满足不了杜拉斯内心对欲望的追求,爱情只能无限接近于欲望,却无法让转瞬即逝的欲望定格,即使是婚姻在爱情面前也显得无能为力。因为爱情是相...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缺失的主体
    第一节 想象之“我”
        一、自我的幻象
        二、自我的参照
    第二节 象征之“我”
        一、被占据的菲勒斯
        二、被扰乱的菲勒斯
    第三节 现实之“我”
第二章 完满爱情的缺失
    第一节 无爱的恐慌
    第二节 爱欲的迷狂
        一、欲望是无尽的追逐
        二、欲望是濒死的狂喜
        三、欲望是禁忌的破坏
    第三节 爱欲的枯竭
        一、婚姻对爱欲的消磨
        二、婚姻对疯狂的无力
第三章 时代的缺失
    第一节 关注女性生存
        一、女性的孤独处境
        二、女性的欲望言说
    第二节 痛斥时代弊端
        一、殖民的罪恶
        二、战争的无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视角下的玛格丽特·杜拉斯[J]. 黄荭.  当代外国文学. 2007(01)
[2]父亲是一种隐喻——试析拉康的“父亲之名”在杜拉斯作品中的能指作用[J]. 范荣.  外国文学研究. 2006(05)
[3]法国杜拉斯与越南少女:双重自我的意义[J]. 冯琳瑛.  现代语文. 2006(05)
[4]欲望的诗意:杜拉斯文学创作审美特质[J]. 陈晓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02)
[5]西方的杜拉斯研究[J]. 杨茜.  外国文学研究. 2004(05)
[6]“镜象之谜”——论拉康的“镜象”理论与杜拉斯的印度支那情结之关系[J]. 梁春华.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09)
[7]简论杜拉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与接受[J]. 宋学智,许钧.  当代外国文学. 2003(04)
[8]杜拉斯:寻求绝对爱情的人[J]. 刘成富.  当代外国文学. 2003(02)
[9]人类性爱与死亡关系的研究[J]. 孟宪武.  中国性科学. 2003(01)
[10]“杜拉斯热”的反思[J]. 戴晓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1(02)

硕士论文
[1]从“镜像理论”看杜拉斯笔下完美情人形象塑造的深层意义[D]. 于青.西北大学 2009
[2]身体书写与视觉建构[D]. 刘桂霞.首都师范大学 2008
[3]杜拉斯:诗化风格的女性实验小说家[D]. 李佩菊.苏州大学 2007
[4]缺失性母爱与女性创作[D]. 吴霞.郑州大学 2007
[5]寻找心灵的家园[D]. 包淑萍.重庆师范大学 2007
[6]玛格丽特·杜拉斯创作心理分析[D]. 郑宗荣.华中师范大学 2006
[7]杜拉斯小说创作中的自恋倾向[D]. 黄家燕.南昌大学 2005
[8]论杜拉斯创作的“疯女人”主题及其对女性写作的意义[D]. 冯琳瑛.西南师范大学 2005
[9]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与“女性写作”[D]. 李云峰.华中师范大学 2003
[10]论杜拉斯创作的“边缘性”与“反叛性”[D]. 全群艳.西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49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949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2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