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中国古代赋对朝鲜朝朴祥赋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5:20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赋对朝鲜朝朴祥赋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朴祥是古代朝鲜“文章四家”之一,现存世赋作十二篇。本文以朴祥的赋为对象,研究中国古代赋文学对朴祥赋创作的影响,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和一定的开创性意义。朴祥一生遭遇坎坷,仕途起起落落,但是他为人正直坦荡,为官勤政爱民,为文质朴古拙,尤其是他的赋作大都是为时为事而作的篇什,不仅笔墨含情,而且记录了他生活的心路历程。朴祥是一位诗赋兼擅的作家,他的创作也主要以诗歌和赋为主。朴祥的赋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都受到了中国古代赋文学的影响。在思想内容方面,他的赋所描写的咏物、哀伤、纪行、性道、军旅等题材大都是中国古代赋的传统题材,除此之外,朴祥赋中体现的身世之悲、乐教思想和道统观念这几大主题,也是中国古代赋常见的主题。在艺术形式上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骚体赋和文体赋这两种中国赋体形式的接受,并且朴祥赋在接受、模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二是在结构形式上,朴祥赋主要采用的问答形式和卒章显志的方法也是中国古代赋常见的结构样式;三是在表现手法上,朴祥的赋受到中国古代赋的影响,常采用托物言志、使事用典和借古讽今等表达方式。这些都明显是受中国古代赋影响的结果。朴祥的赋在中国古代赋的影响下还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朴祥的赋主要呈现出想象丰富、手法浪漫;铺排扬厉、气象宏阔:风格沉郁、感情充沛;以史结情、寓情于事等艺术特色。在表现手法方面,他的赋擅长运用新奇的比喻、极致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形成了他赋作的浪漫主义风格。在语言运用方面,他的赋还善于运用铺排手法来增强感情和气势,尤其是长句的运用使得他的赋在叙事方面既绵密周详,又气势宏阔。在题材选择方面,朴祥的赋既善于借助于空灵、神秘的梦境描写表达他的理想与愿望,也善于利用客观历史事件来表达他的主观感受;在艺术风格方面,朴祥的赋作总体风格是沉郁的,基调是悲哀的,在叙事中以抒情为主,朴祥的赋由于字里行间表现了浓烈、炙热的情感,因此往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朴祥的赋是受中国古代赋影响的结果,同时,朴祥在学习、借鉴中国赋的基础上,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与风格,在古代朝鲜赋学史上独标高格,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并且对朝鲜朝后世辞赋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他的赋并非毫无缺陷。例如他喜欢在赋中运用典故,典故运用得过多不仅增加了读者的阅读难度,而且容易给人一种“掉书袋”的感觉。
【关键词】:中国古代赋 朝鲜朝 朴祥赋 影响 特色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106.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4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
  • 1.2 相关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的方法13-14
  • 第二章 朴祥生平简介和创作概况14-19
  • 2.1 朴祥的生平简介14-16
  • 2.2 朴祥的创作概况16-19
  • 第三章 中国古代赋对朴祥赋思想内容的影响19-27
  • 3.1 题材内容的影响19-22
  • 3.1.1 咏物题材20
  • 3.1.2 哀伤题材20-21
  • 3.1.3 纪行题材21
  • 3.1.4 性道题材21-22
  • 3.1.5 军旅题材22
  • 3.2 对思想观念的影响22-27
  • 3.2.1 慨叹身世之悲22-24
  • 3.2.2 表达乐教思想24-25
  • 3.2.3 宣扬道家学说25-27
  • 第四章 中国古代赋对朴祥赋艺术形式的影响27-40
  • 4.1 对体裁形式的影响27-32
  • 4.1.1 骚赋27-30
  • 4.1.2 文赋30-32
  • 4.2 对结构形式的影响32-35
  • 4.2.1 对话问答32-34
  • 4.2.2 卒章显志34-35
  • 4.3 对表现手法的影响35-40
  • 4.3.1 托物言志35-36
  • 4.3.2 使事用典36-38
  • 4.3.3 借古讽今38-40
  • 第五章 朴祥赋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40-51
  • 5.1 朴祥赋的艺术特色40-45
  • 5.1.1 想象丰富,手法浪漫40-42
  • 5.1.2 铺排扬厉,气象宏阔42-43
  • 5.1.3 风格沉郁,感情充沛43-45
  • 5.1.4 以史结情,寓情于事45
  • 5.2 朴样赋对后世的影响45-51
  • 5.2.1 朴祥赋对“湖南诗派”的影响46-47
  • 5.2.2 朴祥赋对“文章四家”的影响47-48
  • 5.2.3 朴祥赋对后世赋家的影响48-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56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题目)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勋初;赋体评议[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洁;李荇赋及与中国文化关联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赋对朝鲜朝朴祥赋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96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2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