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世界公民》里的中国形象

发布时间:2021-02-23 15:16
  以往对哥德斯密的《世界公民》的研究往往集中于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学的关系上,或者《世界公民》所受的影响上。本文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为基础,围绕《世界公民》里的中国形象及其生成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五部分:引论部分,主要对作者哥德斯密生平、他的中国缘及《世界公民》故事情节做简要介绍,总结前人对《世界公民》所作的研究,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一章,介绍《世界公民》创作年代英国的历史背景,指出英国社会当时面临的问题。之后着重从英国报刊文学和英国社会“中国热”中所体现的社会集体想象中的中国进行考察分析,指出当时英国社会对中国的集体想象是多方面的,因而也对《世界公民》里中国形象的生成形成复杂影响。第二章,主要分析《世界公民》里中华帝国的形象。梳理和总结《世界公民》里塑造的中国历史、政治、法律、宗教形象,在分析形象的同时,指明这些形象的塑造与英国社会集体想象物之间的关系,并说明这些形象的类型不是单一的,而是既有意识形态式的形象,也有乌托邦式的形象。第三章,主要分析《世界公民》里的中国人以及李安济的形象。在分析中国人形象时,主要从君主和国民形象入手;之后,对本书的核心人物李安济的形象进行梳理和总结。在分析形象... 

【文章来源】: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哥德斯密的中国缘和《世界公民》
    二、文献综述
    三、相关理论阐述及本文布局
第一章 《世界公民》创作年代对中国的社会集体想象
    一、《世界公民》的写作背景
    二、报刊文学中对中国的社会集体想象
    三、“中国热”:从器物到戏剧舞台折射出英国社会对中国的集体想象
第二章 《世界公民》里的中华帝国形象
    一、中华帝国的历史与政治、富足与前景
    二、中华帝国法律与宗教
第三章 《世界公民》里的中国人形象
    一、君主与国民
    二、李安济——理想公民的代表
结论
注释
参考书目



本文编号:3047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047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6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