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文学作品中的傻瓜形象

发布时间:2021-02-24 06:06
  在社会群体中,“傻瓜”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和生活的边缘人。在社会的理性规范和认识评价系统中,傻瓜的异类存在在引起一般人的蔑视甚至侮辱的同时,又引发敏感的思考者和创作者持久的兴趣。无论是审美形象的塑造还是独特视角的内涵探索,对傻瓜形象的研究,都给人们认识人的存在找到了一个特别的向度。中外作家在文艺作品中创作了众多的傻瓜形象,这些形象极大地丰富了文学。论文主要以中外文艺作品中出现的典型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傻瓜形象的整体考察、傻瓜形象的意蕴及作家的创作态度的分析来论述这一形象的美学内涵。全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傻瓜的定义界定、“傻瓜”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情况进行基本概括,指出傻瓜形象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二部分从社会学意义和病理学意义两个角度对傻瓜形象进行分类概括,具体探讨傻瓜形象的个体特征及其成因,对其进行整体概括。第三部分运用如意识流、理性与非理性、社会理想等相关理论探讨傻瓜形象的内在意蕴,进一步揭示其独特意义。第四部分主要是从创作角度,通过傻瓜形象塑造的分析来解读作家,将作家、作品与社会、时代结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视域中理解文学之与傻瓜的关系。以期理论联系实践,对傻瓜形象的书写提供更宽广...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傻瓜形象的类型及其成因
    第一节 傻瓜形象的类型
    第二节 傻瓜形象的成因
第二章 傻瓜形象的意蕴
    第一节 正常与非正常
    第二节 傻瓜人物的意识流
    第三节 傻瓜人物身上所呈现出的理想社会
    第四节 傻瓜人物的象征意味
第三章 从傻瓜人物的塑造来看作家作品
    第一节 作家的创作态度
    第二节 作品存在的价值意义
    第三节 作品存在不足及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小说中的痴傻形象及叙述者[J]. 叶永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2]论傻子视角的审美意蕴[J]. 廖欣.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02)
[3]论福克纳小说中的白痴形象及其深层意蕴[J]. 刘道全.  云南社会科学. 2005(06)
[4]《喧哗与骚动》中班吉意识流的艺术特征[J]. 师蕾.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5]论文学中的傻瓜叙事[J]. 张亦辉.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5(03)
[6]当代小说中傻子母题的诗学阐释[J]. 沈杏培,姜瑜.  理论与创作. 2005(01)
[7]“傻子”的智慧——论中外民间故事中的傻子母题[J]. 王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8]马克·吐温《傻瓜威尔逊》评析[J]. 郭小聪.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1(03)



本文编号:3048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048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a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