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嗓音》中的环境灾难与生态意识
发布时间:2017-04-16 00:08
本文关键词:《白嗓音》中的环境灾难与生态意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唐·德里罗创作了十五部长篇小说、三部戏剧和一部短篇小说集,《白噪音》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荣获1985年的国家图书奖,使德里罗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当代作家之一。这部小说以坐落在美国中部小城镇的“山上学院”为背景,描绘了杰克·格拉迪尼一家的日常生活和一次灾难事件中人们各种各样的表现。小说不仅深刻地剖析了美国的消费社会、媒介文化、现代技术对人们思想、情感、生活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展示了后现代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对立,还表现了当代美国人的焦虑感,是一部以后现代文化为背景的“环境灾难”小说。人类环境灾难主要体现在小说第二部分的“空中毒雾事件”中,构建生态意识是这部小说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主要从《白噪音》中的消费文化、现代技术和后现代环境为切入点,通过对该小说进行文本细读,揭露小说中的环境危机,希望通过此论文来告诫人们要保护自然环境,从思想上建构生态意识,维护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平衡和和谐的状态。本论文包括导论和结论共五个部分。导论首先简要介绍了作者唐·德里罗与小说《白噪音》,其次阐述了关于《白噪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构。第一章包括两节内容:“媒介文化和消费社会”和“消费欲望的狂欢——异化的消费”,本章主要分析《白噪音》中媒介文化和消费社会所造成的异化的消费,深入地分析了人们异化的消费导致的恶果——环境危机,主要目的是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消费习惯,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第二章结合《白噪音》中的“波与辐射”、“空中毒雾事件”等章节,从技术批判理论切入,分析了后现代社会的现代技术对环境造成的灾难,呼吁我们急需建立绿色科技观,而不是继续保持科技至上观。第三章从“后现代环境的体现”和“建构生态意识”两个角度切入,重点研究后现代的自然环境危机,倡导全人类建构生态意识。最后部分的结论,通过对小说《白噪音》的深刻分析,挖掘出导致环境灾难的根源是人类自身的各种欲望无限膨胀导致的后果,解决措施是从思想上建构生态意识,并且我们应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关键词】:《白噪音》 消费 现代技术 环境灾难 生态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Abstract5-7
- 致谢7-9
- 导论9-16
- 一、唐.德里罗与《白噪音》9-10
- 二、《白噪音》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白噪音》国内研究现状10-12
- 2.《白噪音》国外研究现状12-14
- 三、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文结构14-16
- 第一章《白噪音》中媒介文化语境下的消费社会与环境问题16-27
- 一、媒介文化与消费社会16-21
- 1.美国消费主义的演变16-18
- 2 .《白噪音》中的媒介文化与消费文化18-21
- 二、消费欲望的狂欢——异化的消费21-27
- 1 .《白噪音》中的消费景观21-22
- 2. 异化消费的恶果22-27
- 第二章 《白噪音》中的现代技术与环境灾难27-34
- 一、现代技术的魔力化27-30
- 1.技术批判理论27-29
- 2.现代技术的致命威胁29-30
- 二、现代技术导致环境恶化30-34
- 第三章 《白噪音》中后现代的环境与生态意识34-42
- 一、后现代环境的体现34-39
- 1.文化建构的环境34-36
- 2.看不见的毒素和污染物——“美丽的日落”36-39
- 二、建构生态意识39-42
- 结语42-44
- 注释44-47
- 参考文献47-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成;后现代小说中自然主义的传承与塑型:唐·德里罗的《白色噪音》[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4期
2 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白嗓音》中的环境灾难与生态意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0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