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男性视角下的《花间集》与《醇酒·妇人·诗歌》情爱主题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5 21:12
  男性视角指的是建立在男权制的基础上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审视和评价的一种观念和方法。它的主要文化特征是将女性的价值置于男性的价值观中来衡量,它所遵循的是男性制定的标准和尺度,用一整套严格的道德和伦理体系来规范女性的思想和行为。本文选取晚唐五代诗集《花间集》中的60首以男性视角为主的作品和12世纪拉丁学生诗集《醇酒?妇人?诗歌》入手,首先具体展开两部作品,从花间词集中选择六十首左右男性视角所写的情爱词作,试阐述其男性视角下的爱慕,相思,欢合之作,并试图通过简要梳理12世纪西欧中世纪拉丁诗集《醇酒?妇人?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身份并分析其爱情诗作,展现以男性为视角的情爱表达方式,比较两者的意象的重复性、作者的群体性特征,以及情爱表达以描绘感官之爱特色。因为女性形象的刻画是表现男性视角下的情爱主题的主要方式,故笔者随后以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范式,分析相关意象的重复性特征,指出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写,主要通过花意象来表达。而花意象中透露出中西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特色,其中既有作为人类情感普泛化的相似性,也有些不同之处。在最后一章中,笔者对两部作品究竟为何侧重感官之作了原因上...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两部作品的情爱表达特色
    1.1 《花间集》男性视角下的情爱表露
    1.2 《醇酒妇人诗歌》情爱表达
    1.3 两部作品情爱表达比较
第二章 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写对其情爱表达的作用
    2.1 《花间集》对女性形象的描写
    2.2 《醇酒妇人诗歌》对女性形象的描写
第三章 两部作品的情爱主题原因探讨
    3.1 《花间集》情爱主题对儒教的叛逆
    3.2 《醇酒妇人诗歌》感官之爱对禁欲主义的叛逆
    3.3 基督教禁欲主义抑色扬德与儒教贬色扬德思想的比较
馀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男怨诗与中国闺怨诗比较研究[J]. 李双燕.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2]中西爱情诗比较探究[J]. 白雪,朱云汉.  民办教育研究. 2009(04)
[3]“宁静如水”与“热情似火”——中西爱情诗之比较[J]. 周晗.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4]花间词对儒家文化的突破与悖离[J]. 郭仕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5]《花间集》与地域文化[J]. 陈未鹏.  沈阳大学学报. 2007(04)
[6]美人闺房愁绝——唐五代词“男子而作闺音”范式[J]. 李有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3)
[7]中西情爱诗比较研究[J]. 付邦明.  中州学刊. 2007(03)
[8]缺席的女性与女性的缺席——从性别批判视角看唐五代词[J]. 罗燕萍.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
[9]爱情诗的古典形态分析及中西诗观比较[J]. 杨金梅.  社科纵横. 2005(03)
[10]论《花间集》中的花、月、鸟意象[J]. 戴文梅.  四川戏剧. 2005(03)



本文编号:3100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100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3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