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亡灵隔空对话”——《劳燕》的叙事新法

发布时间:2021-04-05 04:53
  张翎的《劳燕》有意避开对抗战情节的正面书写,用民间话语形态书写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和战争中的浮沉命运,并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几个因战争而产生复杂关系的人物。创作超越了以往单纯的现实主义,不再关注高高在上的英雄主义,而增加了浪漫主义、怪诞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小说思潮表达和东方时间美学观念,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技法就是"亡灵隔空对话"。"亡灵叙事"打破了常规时空意义,让姚归燕这个女性的成长成熟是在三个亡灵的回忆叙事中逐渐生成的。它打破了常规时空意义,使国难叙事进入伦理叙事层面,又通过"它-叙述"重置了性别话语权,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敞开性。总之,《劳燕》通过加强叙事的技术性而强调了小说的写作发生学意义,使创作不止步于给读者还原一个完整真实的抗战历史现场,而是创造了一个奇妙的、完整的、有逻辑意义的、更有深度的人物故事。 

【文章来源】:东吴学术. 2019,(04)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亡灵隔空对话”打破了常规时空意义
二、“亡灵隔空对话”使国难叙事进入伦理叙事层面
三、“它-叙述”的超越性重置了性别话语权
四、“亡灵”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敞开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死魂灵”男性叙事书写战争废墟上崛起的女性传奇——从张翎的《阵痛》《劳燕》谈起(上)[J]. 张翎,王红旗.  名作欣赏. 2018(16)
[2]文化的翻译和对话:张翎近期小说论[J]. 徐学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7(05)
[3]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 聂珍钊.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1)



本文编号:3119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119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9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