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小说中的身份主题比较研究——以《八月之光》和《个人的体验》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06 21:51
  美国现代经典作家福克纳和日本先锋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各自的创作中,都凸显了身份这一主题,折射出战败与社会转型时代背景下现代人的"失根感"所引发的身份焦虑、对自我身份的逃离以及通过艰辛的自我救赎之路达成自我身份的觉醒。文章以福克纳的《八月之光》和大江健三郎的《个人的体验》为中心,探寻这两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救赎人类心灵的途径与意蕴以及从中反映出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取向。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46(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身份主题书写的历史语境———怀乡想象与时代精神的碰撞与融合
二、意象书写中折射出的身份焦虑
三、精神危机与道德困境引发的身份逃离
四、绝望中人性的闪光——身份觉醒与身份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身份、主题与语言——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解读[J]. 王晓华.  粤海风. 2009(06)
[2]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J]. 刘文.  学术交流. 2006(07)
[3]我的文学之路——大江健三郎访谈录[J]. 于进江.  小说评论. 1995(02)



本文编号:3122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122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d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