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1-06-01 21:59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结合文本分析,站在一个崭新的视角,对奥尼尔戏剧创作三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期望能揭示其狂欢式世界感受,以及剧中人物形象、语言、戏剧布景等方面的狂欢化特征,揭示奥尼尔戏剧中存在“对话”、交替和变更的狂欢精神。同时,结合20世纪初的时代背景,揭示奥尼尔戏剧中“边缘”这一狂欢化的表现所具有的现代意蕴。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狂欢式和狂欢式的世界感受。首先介绍什么是狂欢式和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解读仪式后面的狂欢精神内核是交替和变更精神、对话精神。论证了戏剧中也存在对话性。结合文本分析了奥尼尔戏剧中的微观对话以及“自我”和“他者”的对话。第二部分,奥尼尔狂欢写作的时代语境和私人根源。首先分析奥尼尔所处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的资本主义世界具有狂欢化的特点,现代人的思想、命运以及现代文明被推向了极端,处在即是危险之源又是创生之地的边缘。然后分析奥尼尔一家情感生活的狂欢体验和奥尼尔的生平经历,揭示奥尼尔狂欢写作的私人根源源自于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和体验。第三部分,狂欢化的人物形象。选取琼斯、拉里、唐·帕里特、希基和梅洛迪这五个形象,分析他们俨然加冕和脱冕国王...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1章 狂欢式和狂欢式的世界感受
    1.1 狂欢式之加冕和脱冕
    1.2 狂欢式的世界感受
        1.2.1 交替和变更精神
        1.2.2 对话精神
            (1) 对于“对话”的质疑
            (2) 微观对话
            (3) “自我”和“他者”的对话
第2章 奥尼尔狂欢写作的时代语境和私人根源
    2.1 世纪末的狂欢
    2.2 边缘:狂欢的现代意蕴
    2.3 奥尼尔一家
    2.4 行走在边缘的作家
第3章 狂欢化的人物形象
    3.1 琼斯
    3.2 希基
    3.3 拉里
    3.4 唐·帕里特
    3.5 梅洛迪
第4章 狂欢化的时空体
    4.1 道路
    4.2 大海
    4.3 雾
    4.4 月光
    4.5 酒
第5章 狂欢化的语言
    5.1 广场语言
    5.2 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20年国内尤金·奥尼尔研究述评[J]. 康建兵.  齐鲁艺苑. 2008(04)
[2]尤金·奥尼尔的《送冰的人来了》——一部充满狂欢精神和多重复调的戏剧[J]. 曹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3]尤金·奥尼尔与大海[J]. 康建兵.  戏剧文学. 2008(01)
[4]狂欢:自由生命的彰显——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J]. 洪晓.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4(02)
[5]狂欢化世界观、体裁、时空体和语言[J]. 梅兰.  外国文学研究. 2002(04)
[6]狂欢:巴赫金对话理论现实取向的世俗化[J]. 王建刚.  浙江学刊. 1999(05)
[7]西方现代悲剧精神[J]. 任生名.  戏剧艺术. 1998(05)
[8]论尤金·奥尼尔的探索精神[J]. 侯宏.  齐鲁艺苑. 1998(02)

硕士论文
[1]论《仲夏夜之梦》的狂欢化特征[D]. 田泥.华中师范大学 2006
[2]论王小波的狂欢化写作及其源流[D]. 刘承云.四川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10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210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0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