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本土、族群意识:游川诗歌的精神诉求与艺术表现
发布时间:2021-08-04 14:42
游川,名字响亮的马华诗人,一生致力写诗,积极推动马来西亚诗歌朗诵活动。因为他的《五百万张口》,撼动心里一路以来认为是应该的逆来顺受,兴起维护和争取华人权益的醒觉;同时对他的骤然辞世深感遗憾和惋惜,遂引起探讨其诗的兴趣。继承着原乡中国的血缘,出生及生活在马来西亚土地上,置身于多元种族的环境里,游川血脉里澎湃着重重原乡、本土和族群的复杂情感。本论文试图就他的诗歌里,探讨其原乡情坏、本土情结、族群意识和精神诉求,赏析其创作艺术表现并对他积极推动诗歌朗诵的热诚与成果作出认同。本论文通过文献参考,包括游川所有的诗、评论游川的文章、访问记录、有关原乡、本土、族群的书籍和理论、现代诗创作技巧书籍和其他相关资料撰写而成;尝试较全面概括书写游川心内的中国情、马来西亚情、华裔情和他盼望的“一个马来西亚”情怀。并发现游川虽生长在充满南洋风情的马来西亚,实际上他视中国为根,继承着优美浓厚的中华文化思想;他把马来西亚视为母亲土地,奉献生命和热情,冀望各子民能和谐平等,携手迈进,但基于政治强势的欺凌,华族备受打压,激起他强烈的族群意识,欲唤醒族人以争取平等权益。他以“现代诗绝句”创作,手法变化多端,内容真实反映社...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方法
五、文献回顾与探讨
第一章 游川诗的原乡怀想
第一节 根的怀思
第二节 古典哲学思想的传承
第三节 传统民俗文化的呈现
第二章 游川诗的本土情结
第一节 落地生根的悲怆
第二节 融入本土的忧患
第三节 生存的压抑与抗争
第三章 游川诗的族群意识
第一节 族群意识与身份认同
第二节 华族的诉求与期盼
第三节 超越族群的爱国理念
第四章 游川诗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游川式的现代诗绝句
第二节 拥抱生活的即物写作
第三节 淡而出味的语言风格
第四节 游川诗的魅力与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321882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方法
五、文献回顾与探讨
第一章 游川诗的原乡怀想
第一节 根的怀思
第二节 古典哲学思想的传承
第三节 传统民俗文化的呈现
第二章 游川诗的本土情结
第一节 落地生根的悲怆
第二节 融入本土的忧患
第三节 生存的压抑与抗争
第三章 游川诗的族群意识
第一节 族群意识与身份认同
第二节 华族的诉求与期盼
第三节 超越族群的爱国理念
第四章 游川诗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游川式的现代诗绝句
第二节 拥抱生活的即物写作
第三节 淡而出味的语言风格
第四节 游川诗的魅力与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321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32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