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一个浪漫爱读者的悲剧 ——《包法利夫人》从小说到电影

发布时间:2021-08-08 15:31
  本论文研究《包法利夫人》的“爱玛的阅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小说与电影两种媒介中对人物的建构与诠释,特别是小说与电影中人物的形象与欲望的表达与再现。本文选取了李健吾先生的中文译本《包法利夫人》,以及法国导演让·雷诺阿(Jean Renoir)、好莱坞导演文森特·明尼里(Vincente Minnelli)、法国导演克劳德·夏布洛尔(Claude Chabrol)和英国BBC导演蒂姆·费威尔(Tim Fywell)的四个影片作跨媒介比较研究。本文主要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电影研究、文化研究,并结合语言、叙事分析等方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本论文主体结构为三章,分析阅读与爱玛人物形象建构的关系、电影的阅读场景的改编、对电影改编的批评等三个方面,针对女性阅读、人物形象、欲望、电影改编等议题展开讨论。本文的结论是:浪漫爱小说对爱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她的个人性格气质,对世界社会的认知,以及后来婚姻生活中的相关事件,都跟爱玛阅读浪漫爱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爱玛的悲剧不能仅仅局限于不切实际,物质挥霍,婚姻出轨等方面的意义,她还是一个关于浪漫爱小说阅读的悲剧。电影改编之后,爱玛作为浪漫爱读...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研究对象陈述
    二《包法利夫人》及其改编的研究现状
    三理论阐述和章节设计
第一章 阅读、爱情、物质:小说对爱玛的形象建构
    第一节 阅读与浪漫爱:“浪漫爱”的诱惑与禁锢
    第二节 阅读与物质:物欲的满足与挫败
    第三节 爱玛的另一悲剧意义:浪漫爱的读者
    小结
第二章 正在消失的读者:《包法利夫人》电影改编
    第一节 及时享受物质的女人:阅读场景的第一次改写
    第二节 神经质女孩:爱玛痴迷阅读
    第三节 欲望的暗流:当阅读只是无聊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四节 寻找激情:当阅读变成叛逆的源泉
    小结
第三章 积极解读爱玛的读者身份
    第一节 消解读者身份的积极意义:对电影阅读场景改编的批评
    第二节 被强化的刻板印象:电影改编对爱玛形象的影响
    第三节 爱玛阅读者身份的颠覆意义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包法利夫人》的女性主义解读[J]. 尚玉峰.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8(05)
[2]身份错位的悲剧——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自我同一性危机[J]. 王珏.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09)
[3]《包法利夫人》的价值理性取向与社会建构[J]. 高红梅.  北方论丛. 2008(03)
[4]浪漫在现实中毁灭——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人生悲剧[J]. 黄燕.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5]一个追梦女人的毁灭报告——解读《包法利夫人》[J]. 白新花.  邯郸学院学报. 2007(04)
[6]爱情:作为手段还是目的?——李劼人《死水微澜》与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比较阅读[J]. 曾洁玲.  新余高专学报. 2006(06)
[7]爱玛艺术情结透视——包法利夫人悲剧再探[J]. 李雁劼.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2)
[8]消费文化中的女性身体[J]. 林树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06)
[9]一个迷失于真善美三维中的现实女人——从本体论分析包法利夫人[J]. 王晚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01)
[10]用完美理想构筑爱情的祭坛——从《包法利夫人》看福楼拜的爱情观[J]. 谢海燕.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博士论文
[1]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D]. 林树明.四川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30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330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d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