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电影对卡夫卡及其作品的诠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16:37

  本文关键词:电影对卡夫卡及其作品的诠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电影这一领域为切入点,分析、诠释卡夫卡作品中人物形象、情节表现、艺术思想等方面。论文将卡夫卡的作品(包括其长、短篇小说、随笔、书信、日记等)作为一个整体与相对应的电影加以考察。构筑出卡夫卡在电影艺术世界的“风格范式”,不仅仅是对单个作品做艺术结构的分析,更重要的是研究不同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作者的创作思想与其艺术表现之间的关联。论文以卡夫卡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所改编电影的基本内涵为对象,对其电影叙事语言与小说叙事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与小说文本相对应的电影文本的风格与主题类型。具体而言,结合卡夫卡研究,鉴赏影片对于电影意义方面的思考。从“迷宫”、“门”等专有符号的建立,到不同电影中“内外色彩”的转变,使小说和电影中的人与物互动生成,让生命个体在确立自身本质的存在,论文将卡夫卡不仅定位为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思想家,也不是一个受父亲压制的软弱的儿子的代表,更不是一个受强势文化压制的犹太民族代言人。而是一个“导演”,导演着他对人与世界的关注,而这种关注是从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开始的,其目光又能穿透所有世俗世界的帷障。笔者通过通用电影语言将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从文本搬入荧幕的现象思考,将卡夫卡的小说文本和卡夫卡电影作品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为考察对象,让观众作为接受和传播者,通过电影这一独特的艺术方式研究卡夫卡,从中透视卡夫卡对人于世界的命运、对文学艺术功能的思考。
【关键词】:电影 卡夫卡 电影叙事 电影接受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21.074;J9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一 电影对卡夫卡小说基本观念的表现13-28
  • (一) 人际关系的对立13-19
  • 1. 父与子13-16
  • 2. 豺狗、我与阿拉伯人16-19
  • (二) 罪与法的判决19-24
  • 1. 罪的两面性19-21
  • 2. 救世主与替罪羊21-24
  • (三) 美国梦与乌托邦想象24-28
  • 1. 美国梦24-26
  • 2. 俄克拉荷马剧场与乌托邦26-28
  • 二 卡夫卡与电影叙述28-46
  • (一) 电影的意象符号与细节28-36
  • 1. 卡夫卡电影意象符号29-30
  • 2. 构图与叙事——迷宫30-32
  • 3. 情感体验的裂变——门32-36
  • (二) 卡夫卡电影的色彩话语36-41
  • 1. 色彩——电影的基础语言36-37
  • 2. 黑白色——卡夫卡电影的独特语言37-38
  • 3. 黑白色与彩色——卡夫卡电影的转换语言38-41
  • (三) 卡夫卡电影中的对话研究41-46
  • 1. 对话与电影表现42-43
  • 2. 口语化与个性化43-46
  • 三 卡夫卡与电影的接受46-52
  • (一) 卡夫卡电影的传播46-50
  • (二) 卡夫卡电影传播的集体性和仪式化50-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58-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丽娣;;“工业化”下的“异化”——评电影卡夫卡的《变形记》[J];电影评介;2012年04期

2 孟中;文学改编:一次特殊的电影心理活动[J];电影艺术;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永宁;现代电影形式感染力的影像机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电影对卡夫卡及其作品的诠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33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3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