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走出虚无——看弗兰纳里·奥康纳对虚无之批判

发布时间:2021-08-09 20:51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20世纪杰出的美国南方文学家之一。她的作品风格怪诞,宗教色彩浓厚,寓意深刻,揭示了美国战后南方社会的精神荒原景象。她认为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是人们陷入精神危机的根源,因而她刻意塑造出一系列怪诞的人物形象,以揭示出虚无思想笼罩下人们异化的心理状态,并以暴力和死亡作为小说结尾,来表明她对虚无思想的摈弃与批判。有关奥康纳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大多集中在对其作品的宗教主题和哥特式怪诞写作手法的讨论上,并将奥康纳称作哥特式小说作家或者宗教作家,并认为奥康纳运用怪诞手法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她的宗教观。本论文独辟蹊径,重点从虚无主义哲学思想对奥康纳创作影响的视角,论述奥康纳作品中所体现的虚无主义思想,剖析其作品对虚无思想的抨击,并揭示作家如何利用怪诞作为一种手段来对虚无主义进行批判,以此表明奥康纳并不是单纯的哥特式小说家或宗教作家。本文的另一个创新点是赋予奥康纳虚无思想研究以新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奥康纳虚无思想对黑色幽默小说存在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奥康纳和黑色幽默小说家都以批判虚无思想为写作目的,以怪诞为写作手法,后者对于前者的借鉴无疑赋予奥康纳虚无思想研究以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论文共...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虚无主义与美国南方文学的怪诞
    第一节 虚无主义的内涵
    第二节 虚无主义对美国战后南方文学的影响
        1.虚无主义对战后文学的影响
        2.虚无主义对南方文学的影响
        3.美国南方文学的特点——怪诞
    第三节 虚无主义对奥康纳的影响
        1.奥康纳所处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2.奥康纳对虚无主义所持的观点
第二章 奥康纳作品中怪诞的虚无世界
    第一节 怪诞的人物形象
        1.邪恶的孩子
        2.狭隘自私的寡妇
    第二节 怪诞人物身上体现的虚无思想
        1.肢体健全者的虚无思想
        2.肢体残缺者的虚无思想
    第三节 怪诞人物虚无思想产生的原因——苦难与痛楚
第三章 怪诞之中重拾信仰、走出虚无
    第一节 虚无世界中的罪
        1.原罪的宗教涵义
        2.形形色色的罪——奥康纳对原罪的诠释
    第二节 赎罪的方式——暴力受洗
        1.暴力受洗的宗教涵义
        2.恐怖、怪异的结局——奥康纳对暴力受洗的诠释
    第三节 虚无主义消亡——《智血》中的体现
        1.选择虚无——主人公抛弃上帝
        2.走出虚无——主人公皈依上帝
第四章 奥康纳虚无思想研究对我们的启示
    第一节 奥康纳虚无思想与黑色幽默
    第二节 奥康纳虚无思想研究对当今的启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虚无主义[J]. 李本祥.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2]来自精神荒原的灵魂写实——奥康纳《好人难寻》的主题意义与宗教思想探讨[J]. 龙跃.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3]一个好人难寻的罪人世界——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原罪观探析[J]. 孙丽丽.  外国文学研究. 2005(01)
[4]论虚无主义价值观及其文化效应[J]. 张凤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
[5]喜剧与暴力·暴力与死亡·死亡与救赎——解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J]. 方汉泉.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2)
[6]美国南方“圣经地带”怪诞的灵魂写手——论奥康纳和她的小说[J]. 傅景川.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05)
[7]虚无主义:尼采与海德格尔[J]. 王恒.  南京社会科学. 2000(08)
[8]弗兰纳里·奥康纳其人其作[J]. 张建立.  外国文学. 1995(01)
[9]奥康纳书信四则[J]. 杨立平.  外国文学. 1995(01)

硕士论文
[1]从《慧血》中的精神探索看奥康纳的宗教救赎观[D]. 唐胜英.湖南师范大学 2007
[2]后现代主义的天主教徒[D]. 陈爱敏.安徽大学 2006
[3]罪恶世界的女先知[D]. 叶静.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D]. 柯建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4
[5]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D]. 赵莉.南京师范大学 2004
[6]弗兰纳里·奥康纳哥特艺术分析[D]. 李晶.华中师范大学 2004
[7]美国南方文学怪诞特征研究[D]. 王海云.吉林大学 2004
[8]怪诞之中见真实[D]. 吴桂兴.厦门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332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332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9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