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有岛武郎与《爱是恣意夺

发布时间:2021-08-10 11:23
  日本著名作家有岛武郎,是白桦派的重镇之一。他以富有哲理的小说驰名于世,被公认为既是作家,又是思想家和哲学家。大正九年(1920年)三月,有岛武郎发表了长篇评论《爱是恣意夺取》,展现了其富有哲理的爱学观及独特的文艺思想。本论文首先通过对评论《爱是恣意夺取》进行文本分析,阐述了有岛武郎独特的爱学理论建立的出发点和前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其爱学理论的本质。其次,在全面掌握有岛武郎独特的爱学理论的基础上考察其自身思想的变化,尤其侧重于考察他是如何摆脱二元矛盾的烦恼进而找到靠本能生活的一元化道路的过程。与惠特曼思想的邂逅让有岛武郎找到二元矛盾的出口,以柏格森哲学为基础有岛武郎建立了其独特的爱学理论。最后,结合有岛武郎独特的爱学理论对其自杀进行重新解读。有岛武郎的自杀表面上看是情死,而实质上却是其独特的爱学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爱是恣意夺取》——有岛武郎的爱学理论
    第一节 有岛武郎爱学理论的酝酿
    第二节 《爱是恣意夺取》的爱学理论的建立
        一、爱学理论建立的出发点
        二、爱学理论建立的必要性
        三、爱学理论建立的前提
    第三节 有岛武郎的爱学理论
        一、爱学理论的基本构图及主张
        二、爱的本质——动机
        三、爱的表现——艺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爱是恣意夺取》——有岛武郎走向一元化道路的宣言
    第一节 陷入二律背反状态的有岛武郎
        一、幼年时期的有岛武郎
        二、札幌农学校时期的有岛武郎
        三、赴美留学时期的有岛武郎
    第二节 受惠特曼思想的影响找到二元分裂的出口
    第三节 受柏格森思想的影响毅然走向一元化
        一、生命与个性
        二、大自然的意志与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爱是恣意夺取》与有岛武郎的自杀
    第一节 有岛武郎的自杀
    第二节 有岛武郎绝望的宣言——《宣言一篇》
        一、《宣言一篇》的思想内容
        二、《宣言一篇》与《爱是恣意夺取》一脉相承
    第三节 本能生活与有岛武郎的自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有岛武郎的“惜しみなく爱は夺ふ”[J]. 李先瑞.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8(S1)
[2]从《一个女人》及其他作品看有岛武郎的生死观[J]. 魏舒林.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11)
[3]有岛武郎和《一个女人》悲剧的必然性[J]. 王凤莉,李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05)
[4]有岛武郎创作中的基督教思想[J]. 牛水莲.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5]郭沫若与有岛武郎[J]. 陈永志.  郭沫若学刊. 2002(03)
[6]有岛武郎的《除锈工》与社会主义思想[J]. 任卫平.  日本研究. 2001(01)
[7]论鲁迅与有岛武郎的文学归宿[J]. 孙维才.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07)
[8]鲁迅与有岛的《宣言一篇》[J]. 刘立善.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5)
[9]“绚丽之极,归于平淡”——从几个日本作家的自杀管窥日本人的生死观[J]. 古爱萍.  淄博师专学报. 1994(04)
[10]惠特曼影响下的有岛武郎[J]. 刘立善.  日本研究. 1992(01)

硕士论文
[1]有岛武郎与《该隐的后裔》[D]. 张雷.黑龙江大学 2008
[2]有岛武郎的“自我”[D]. 沈彩虹.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33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333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