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形象是作家生命的写照 ——试析海明威式英雄与海明威个人经历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10-31 11:10
海明威式英雄形象是海明威个人经历的生动写照。这一类人物形象是海明威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既是作家笔下的硬汉性格的完美体现,也是作家心灵的真实流露。海明威式英雄的系列人物形象的诞生与作家海明威的生命历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家亲身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心灵倍感迷惘和孤独,《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巴恩斯的形象把这种迷惘形象地体现,成为美国“迷惘一代”的真实写照;时间并没有抚平作家心灵的创伤,作家消极的反战情绪集中体现在《永别了,武器》这部长篇小说里,主人公亨利从战场上的逃亡就是这样的“反抗”;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世界的上空,作家海明威又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的新型战争驱散了作家心灵的阴霾,1940年海明威创作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主人公乔丹则是一位勇敢的反法西斯英雄;英雄暮年,壮心不已,海明威把自己一生对生命的感悟和积淀都给予了《老人与海》中的超级硬汉——桑提亚哥。海明威式英雄也是海明威思想观念的形象展现。他坚定的反战态度让他笔下的英雄敢于蔑视和反抗残酷的战争;他热情歌颂大自然的思想让作品中的形象与大自然是一种和谐的抗争与共处的关...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二 海明威式英雄形象的产生
(一) 社会时代背景与海明威式英雄的产生
(二) 作家个人经历与海明威式英雄的产生
1 海明威的个人经历与创作主题的关系
2 海明威的个人经历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三 海明威的生命历程与海明威式英雄的关系
(一) 1918-1928年:作家内心的孤独与杰克的迷惘
(二) 1929-1936年:作家消极的反战与亨利的逃亡
(三) 1937-1946年:作家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新认识与乔丹的英勇
(四) 1947-1961年:作家的生命积淀与桑提亚哥的"不败"
四 海明威的思想观念与海明威式英雄的关系
(一) 海明威的战争观与海明威式英雄的关系
(二) 海明威的自然观与海明威式英雄的关系
(三) 海明威的死亡观与海明威式英雄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海明威心中的完美爱人形象——传统的新女性凯瑟琳[J]. 丁露.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2]围困在异化世界里的海明威式英雄[J]. 邓曾. 青年文学家. 2009(19)
[3]浅析海明威的女性形象创作——以《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玛格丽特为例[J]. 钟晓菁.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8)
[4]海明威的作品风格及其悲剧意识[J]. 苏伟丽. 作家. 2009(02)
[5]海明威死亡意识中的人生意义[J]. 章妍,王萍. 九江学院学报. 2008(01)
[6]海明威作品风格的形成及其死亡意识分析[J]. 苑仁庆,谢国旺.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4)
[7]论海明威小说的悲剧美[J]. 徐乐怡. 许昌师专学报. 2000(04)
[8]自卑与超越─—海明威“硬汉性格”的心理成因[J]. 裴立鹏,张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9]论海明威的虚无思想[J]. 苏顺强. 外国文学研究. 2000(01)
[10]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J]. 罗明洲. 外国文学研究. 1999(02)
本文编号:3468025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二 海明威式英雄形象的产生
(一) 社会时代背景与海明威式英雄的产生
(二) 作家个人经历与海明威式英雄的产生
1 海明威的个人经历与创作主题的关系
2 海明威的个人经历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三 海明威的生命历程与海明威式英雄的关系
(一) 1918-1928年:作家内心的孤独与杰克的迷惘
(二) 1929-1936年:作家消极的反战与亨利的逃亡
(三) 1937-1946年:作家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新认识与乔丹的英勇
(四) 1947-1961年:作家的生命积淀与桑提亚哥的"不败"
四 海明威的思想观念与海明威式英雄的关系
(一) 海明威的战争观与海明威式英雄的关系
(二) 海明威的自然观与海明威式英雄的关系
(三) 海明威的死亡观与海明威式英雄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海明威心中的完美爱人形象——传统的新女性凯瑟琳[J]. 丁露.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2]围困在异化世界里的海明威式英雄[J]. 邓曾. 青年文学家. 2009(19)
[3]浅析海明威的女性形象创作——以《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玛格丽特为例[J]. 钟晓菁.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8)
[4]海明威的作品风格及其悲剧意识[J]. 苏伟丽. 作家. 2009(02)
[5]海明威死亡意识中的人生意义[J]. 章妍,王萍. 九江学院学报. 2008(01)
[6]海明威作品风格的形成及其死亡意识分析[J]. 苑仁庆,谢国旺.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4)
[7]论海明威小说的悲剧美[J]. 徐乐怡. 许昌师专学报. 2000(04)
[8]自卑与超越─—海明威“硬汉性格”的心理成因[J]. 裴立鹏,张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9]论海明威的虚无思想[J]. 苏顺强. 外国文学研究. 2000(01)
[10]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J]. 罗明洲. 外国文学研究. 1999(02)
本文编号:3468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46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