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幸福哲学视域下《追风筝的人》解读
发布时间:2017-05-07 13:14
本文关键词:罗素幸福哲学视域下《追风筝的人》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卡勒德·胡塞尼是著名的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其作品多描写故乡阿富汗的人和事,小说《追风筝的人》是其中的代表作。胡塞尼以娴熟的技巧描写了主人公阿米尔童年的友谊与背叛,以及成人后的救赎。已有研究多涉及作品的风筝意象和成长主题,运用精神分析、原型批评以及生态批评等方法多角度地探析这部小说。本文根据罗素的幸福哲学观,对小说中不幸与幸福的主题进行了探讨,试图为这部小说的研究提供另一种视角。罗素在《征服幸福》里以简明易懂的语言概括了他的幸福哲学观,详细探讨了竞争、嫉妒、父母之爱的缺失以及罪孽感等与幸福感的关系,并探讨了获得幸福的途径。在罗素看来,幸福的人需摆脱罪孽感,拥有建设性的工作,并且还需具有给予爱的能力。本文尝试运用罗素的幸福哲学理论,通过对胡赛尼《追风筝的人》的细致的文本分析,追溯少年阿米尔的不幸之源,以及他移民美国后的种种改变对其在征服幸福之路上所起的积极作用,探讨阿米尔获得幸福的方式。通过相关分析,论文指出阿米尔的追求幸福之旅给人们的启示,即一个有良心的人若是犯了不可饶恕的罪,只有通过救赎以及传递爱意,才有机会重拾幸福。
【关键词】:卡勒德·胡塞尼 《追风筝的人》 救赎 罗素幸福哲学观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Introduction7-17
- Chapter One Amir's Lack of Happiness in Childhood17-33
- 1. Amir's Childhood Devoid of Parental Love17-21
- 2. Amir as a Boy with Strong Racial Prejudice21-24
- 3. Amir's Envy of Hassan24-33
- 3.1 Amir's Competition with Hassan for Father's Love26-28
- 3.2 Amir's Betrayal of Hassan28-33
- Chapter Two Amir's Aspiration for Happiness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33-44
- 1. Ami's Ethic Transformation33-36
- 2. Amir's Development of Interest and his Constructive Job36-38
- 3. Reconstruction of Father-Son Relationship38-41
- 4. Amir's Finding of True Love41-44
- Chapter Three Amir's gain of Happiness in Adulthood44-51
- 1. Amir's Sense of Sin44-46
- 2. Amir's Redemption46-48
- 3. Amir's Love Ability and his Gain of Happiness48-51
- Conclusion51-53
- Bibliography53-56
- Acknowledgements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玉霞;;论《追风筝的人》中的背叛与救赎[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本文关键词:罗素幸福哲学视域下《追风筝的人》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49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