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新小说”的书写策略及其深层意味

发布时间:2021-11-26 13:30
  集中出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法国"新小说"并不是一次单纯的技巧实验,而是小说自身的一种本质性的艺术革新。作为记录和呈现"现代"世界的"形式",小说以其"人物-情节-环境"对应着"现代"世界的"主体-历史-境遇",由此形成了小说的"典范"结构。但是,当"现代"世界日渐进入"异化/物化"的状态时,"主体-历史"开始遭遇全面的质疑,"新小说"对于"人物-情节"的抛弃及其对"物"的形态的刻意突显,即是对日趋"异化/物化"的"现代"世界之真实情状的"如实"呈现。"新小说"对世界之本然样态的描摹,既使"语言"摆脱了"主体"的操控而重新获得了直呈"现象"的功能,同时也使读者在语言载体的引导之下参与了对世界及自身"意义"的重新寻找与建构,"小说"与"世界"因此获得了双重的"意义"还原。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质疑:当“小说”拥有了“标准”
二、呈现:“它就在那里”如同“人正在活着”
三、还原:“异化/物化”世界与“小说”的“意义”



本文编号:3520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520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2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