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各特苏格兰小说的生态意识
发布时间:2022-10-11 15:27
瓦尔特·司各特虽然是作为一个英国作家而载入文学史的,但是更确切的说,他应该是一位苏格兰作家。在一系列以苏格兰历史和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小说中,司各特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尚未完全被卷入工业革命浪潮的苏格兰高地的自然风光,以及高地上的山民古朴的生活图景与纯朴的社会风习。这些苏格兰历史小说对后世欧洲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作家也因此被称为欧洲“历史小说之父”。 本文以司各特三部苏格兰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笔者发现司各特在再现氏族宗法制尚未瓦解之前的苏格兰高地自然风光与古朴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在建构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世界。因此,本文选取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角度对三部长篇小说进行文本细读与思想分析,结合当代西方生态批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文化研究等理论与方法,清理司各特苏格兰小说中生态意识的构成,并挖掘其生态思想何以产生与形成的时代与个人原因。 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本文的创新与研究方法”作为统领全文论述的基础。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了司各特苏格兰小说中出现的几...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
0.3 相关概念的界定
0.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1章 苏格兰小说中的三个自然意象
1.1 荒原意象
1.2 河流意象
1.3 石楠意象
第2章 苏格兰小说对工业文明的抵触与批判
2.1 "自然之子"
2.2 "寻根的人"
2.3 "被异化的人"
第3章 司各特的生态思想
3.1 司各特的生态思想
3.1.1 司各特的生态自然观
3.1.2 司各特的生态正义观
3.1.3 司各特的生态和谐观
3.2 司各特生态思想形成的原因
3.2.1 社会时代的原因
3.2.2 作家自身经历和个人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为浪漫主义想象的风景——司各特的风景意象解读[J]. 张箭飞.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2]论司各特的自然风景描写和苏格兰形象塑造[J]. 高灵英. 中州大学学报. 2008(04)
[3]风景与民族性的建构——以华特·司各特为例[J]. 张箭飞. 外国文学研究. 2004(04)
[4]司各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创始者[J]. 王钦峰.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04)
[5]生态批评:完成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最后合围[J]. 韦清琦.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4)
[6]征服与回归:近代生态思想的文学渊源[J]. 马凌.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1)
[7]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 朱新福. 当代外国文学. 2003(01)
[8]为人类“他者”的自然——当代西方生态批评[J]. 陈晓兰.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06)
[9]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J]. 韦清琦. 外国文学. 2002(03)
[10]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 王诺. 文艺研究. 2002(03)
博士论文
[1]苏格兰民族形象的塑造: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的苏格兰历史小说主题研究[D]. 高灵英.河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传统道德观探微[D]. 李晚婷.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论《静静的顿河》的生态意识[D]. 李慧.中南大学 2007
[3]司各特的小说叙述模式[D]. 武雁飞.四川大学 2007
[4]《艾凡赫》:一部狂欢化小说[D]. 刘德军.西南交通大学 2007
[5]在历史小说家的背后[D]. 张酉酉.上海师范大学 2006
[6]司各特在《威弗利》中对主流话语的颠覆以及最终与其合谋[D]. 姚石.安徽大学 2006
[7]在接受中发展[D]. 彭立伟.天津师范大学 2006
[8]《威弗莱》—成长小说与历史小说的冲突与融合[D]. 郑琦.四川大学 2006
[9]司各特小说的历史叙事研究[D]. 万信琼.武汉大学 2004
[10]骑士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探析[D]. 张成军.上海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90820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
0.3 相关概念的界定
0.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1章 苏格兰小说中的三个自然意象
1.1 荒原意象
1.2 河流意象
1.3 石楠意象
第2章 苏格兰小说对工业文明的抵触与批判
2.1 "自然之子"
2.2 "寻根的人"
2.3 "被异化的人"
第3章 司各特的生态思想
3.1 司各特的生态思想
3.1.1 司各特的生态自然观
3.1.2 司各特的生态正义观
3.1.3 司各特的生态和谐观
3.2 司各特生态思想形成的原因
3.2.1 社会时代的原因
3.2.2 作家自身经历和个人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为浪漫主义想象的风景——司各特的风景意象解读[J]. 张箭飞.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2]论司各特的自然风景描写和苏格兰形象塑造[J]. 高灵英. 中州大学学报. 2008(04)
[3]风景与民族性的建构——以华特·司各特为例[J]. 张箭飞. 外国文学研究. 2004(04)
[4]司各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创始者[J]. 王钦峰.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04)
[5]生态批评:完成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最后合围[J]. 韦清琦.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4)
[6]征服与回归:近代生态思想的文学渊源[J]. 马凌.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1)
[7]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 朱新福. 当代外国文学. 2003(01)
[8]为人类“他者”的自然——当代西方生态批评[J]. 陈晓兰.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06)
[9]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J]. 韦清琦. 外国文学. 2002(03)
[10]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 王诺. 文艺研究. 2002(03)
博士论文
[1]苏格兰民族形象的塑造: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的苏格兰历史小说主题研究[D]. 高灵英.河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传统道德观探微[D]. 李晚婷.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论《静静的顿河》的生态意识[D]. 李慧.中南大学 2007
[3]司各特的小说叙述模式[D]. 武雁飞.四川大学 2007
[4]《艾凡赫》:一部狂欢化小说[D]. 刘德军.西南交通大学 2007
[5]在历史小说家的背后[D]. 张酉酉.上海师范大学 2006
[6]司各特在《威弗利》中对主流话语的颠覆以及最终与其合谋[D]. 姚石.安徽大学 2006
[7]在接受中发展[D]. 彭立伟.天津师范大学 2006
[8]《威弗莱》—成长小说与历史小说的冲突与融合[D]. 郑琦.四川大学 2006
[9]司各特小说的历史叙事研究[D]. 万信琼.武汉大学 2004
[10]骑士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探析[D]. 张成军.上海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90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69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