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莱奇奥儿童视角小说的流浪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19:06
本文关键词:勒克莱奇奥儿童视角小说的流浪叙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语作家勒克莱奇奥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在20世纪末,他被评为“在世最伟大的法国作家”。流浪是其在作品中惯常运用的主题,且作家通过儿童这一独特的视角来呈现。勒克莱奇奥在作品中多关注边缘、弱势群体的迷茫与困惑,因此常常借用儿童这一弱势、边缘群体的视角,来书写人生的体验和生命的感悟。在中西方流浪叙事小说的基础上,研究勒克莱奇奥创作的儿童视角小说的切入点是流浪叙事的理论。在充分把握文本中流浪叙事的儿童视角、流浪叙事结构及流浪叙事塑造的独特的儿童形象的基础上,对流浪叙事作进一步探讨,从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的角度来分析勒克莱奇奥对流浪叙事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作家采用不同处理方式的深层原因,从而探求流浪叙事对勒克莱奇奥文学创作的意义。勒克莱奇奥也是兼顾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既为成人读者写作,同时他也为儿童创作充满童趣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蒙多的故事》等。成人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这双重身份的转换为他的流浪叙事带来了微妙的魅力,也正是这种“跨界”的比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探讨勒克莱奇奥在不同类别作品中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流浪叙事中的儿童书写结合了作家特殊的童年体验及后天的流浪气质,讲述在流浪中成长的儿童,以及他们在流浪中形成的独特的儿童特征。流浪叙事的叙事视角及叙事结构分析研究的是勒克莱奇奥小说中的叙事视角及叙事结构。其中的叙事视角主要以儿童的视角来呈现流浪的状态,分析作家在文本中运用的几种常见的儿童视角;而叙事结构则是以儿童文学中较为常见的两大叙事结构来展开论述,即“离家——归家”结构和嵌套结构。儿童小说和成人小说中的流浪叙事比较研究则对勒克莱奇奥的流浪叙事文本进行内部的比较。得出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这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需要作家用迥异的艺术手法来对待的结论。
【关键词】:勒克莱奇奥 儿童视角小说 流浪叙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5.07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流浪叙事中的儿童书写15-25
- (一) 作家童年体验中的流浪生活15-17
- (二) 流浪儿童的特征17-21
- 1. 无根性18
- 2. 边缘性18-19
- 3. 灵敏的气质19-21
- (三) 在流浪中成长的儿童21-25
- 1. 从老人到儿童:流浪个体的转换21-22
- 2. 孤独和忧伤:别样的生存状态22-24
- 3. 返璞归真:对精神家园的找寻24-25
- 二、流浪叙事的叙事视角及叙事结构分析25-36
- (一) 几种常见的儿童视角25-30
- 1. 第三人称全知叙述25-27
- 2. 第一人称回顾往事叙述27-28
- 3. 第一、三人称交替叙述28-30
- (二) 叙事结构呈现流浪主题30-36
- 1. “离家——归家”结构30-33
- 2. 嵌套式结构33-36
- 三、儿童小说和成人小说中的流浪叙事比较研究36-52
- (一) 主题呈现:轻逸与沉重39-44
- (二) 表现手法:幻想与现实44-48
- (三) 情节处理:淡化与强化48-52
- 结语52-53
- 征引文献53-56
- 参考文献56-60
- 附录60-6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2-63
- 致谢63-65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小波;中西流浪儿小说的发展和比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勒克莱奇奥儿童视角小说的流浪叙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7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