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真正的女性”亦或出走的“天使”——重读菲茨杰拉德笔下的女性角色

发布时间:2017-05-27 19:07

  本文关键词:“真正的女性”亦或出走的“天使”——重读菲茨杰拉德笔下的女性角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菲茨杰拉德笔下的女性角色往往被批评为造成男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而这些负面评价都是基于"真正的女性"价值观所设定的女性典型形象。符合传统价值观的女性被称颂为"家里的天使"。菲茨杰拉德所塑造的黛西和妮可生活在传统价值观和新女性思潮的碰撞之下,而妮可较之于黛西的变化也反映出新思潮影响下女性自我意识的复苏。采用女性主义的解读将有力地扩充对于这些女性角色的客观评价。
【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 真正的女性 家里的天使 女性主义
【基金】:2014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4y220)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弗兰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主要以讲述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的生活而成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他生动地刻画出了爵士时代的纸醉金迷,并创作出受女权主义影响的“轻佻女郎”形象。正是由于他早期作品的成功,才使得“爵士时代”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延;;维多利亚时代性道德的牺牲品——对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女性主义解读[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洪俊;安文广;;由苔丝的悲剧谈哈代的社会悲剧意识[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12期

2 周文美;;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美学特征[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28期

3 马郁文;;苔丝的悲剧 时代的悲哀——解读苔丝的悲剧根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4 王佳;王芳;;苔丝的延宕——《德伯家的苔丝》女主人公形象新解[J];名作欣赏;2015年08期

5 杨波;夏梅花;杨丽华;;菲兹杰拉德笔下的“骑士的典雅爱情”——女性主义观点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及《夜色温柔》[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海蓉;《苔丝》中的性道德观念与爱情悲剧[D];安徽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万兵;试论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隐喻文学[J];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葛锦荣,谭业升;菲茨杰拉德失落情结的内在逻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胡锦凤;爵士乐时代的通俗代言人——略论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超自然成分[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陈才忆;令人颓丧而想离席的华宴——评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5 陈爱华;菲茨杰拉德主要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解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王万兵;;菲茨杰拉德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模式[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施图亚特·克里斯提;;边缘与中心:为菲茨杰拉德定位(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5期

8 王斌;;法国的菲茨,菲茨的法国——论菲茨杰拉德的法国情结[J];科技信息;2006年09期

9 吴建国;;一位经典作家的批评接受史——“菲茨杰拉德现象”解读[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王冬梅;张春阳;;解读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园;;堕落的花朵——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群像看菲茨杰拉德对女性偏见的成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 黄昱宁;推开菲茨杰拉德之门[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苏往;他们不是菲茨杰拉德的同路人[N];文艺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柳青;罗曼史的假面和光环下的狼藉[N];文汇报;2013年

4 赵松;缓期执行的崩溃[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记者 康慨;美国怨妇战胜比利时美女,赢得龚古尔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陈慧稚;“前方有不适内容,,阅读需谨慎”[N];文汇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玮;菲茨杰拉德与消费文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曾敏昊;菲茨杰拉德笔下理想的纽约——塑造“城市—乡村结合体”[D];复旦大学;2010年

3 刘越;菲茨杰拉德三部主要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女权主义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远威;菲茨杰拉德沦为消费社会受害者的历程及其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消费主义的批判[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琳静;从消费文化角度看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美国梦”的破灭[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梅菁;解读F·司格特·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的两个版本[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章容;论音乐与菲茨杰拉德的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冬梅;菲茨杰拉德与他的“美国梦”[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蒋桂红;重释菲茨杰拉德的女性观[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真正的女性”亦或出走的“天使”——重读菲茨杰拉德笔下的女性角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00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3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