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朴婉绪的自传体小说和女性文化身份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关于朴婉绪的自传体小说和女性文化身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朴婉绪是一位文学作品多产的作家,其写作风格是以亲身经历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探讨朴婉绪作品的论文中,多数的讨论集中于某一作品或是某一种社会问题。本文将对此有所突破,具体分析朴婉绪的自传体小说,探索不幸的遭遇如何混乱女性对自身文化身份的理解,朴婉绪如何通过写作治疗法来缓解其因文化身份混乱而带来的伤痛。本论文将具体运用文学理论中的“表现论”分析方法,为探讨朴婉绪的经历和其女性小说的连接关系提供方法论依据;运用心理学理论中的“对象关系”理论探讨对立的母女关系,并分析此关系对母女婚姻观的影响;运用Pennebaker的“写作治疗”心理学理论,分析写作对治疗朴婉绪精神外伤方面的作用。通过研究分析表明,朴婉绪的亲身经历可以在其女性小说中找到痕迹。在朴婉绪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文学艺术处理的同时,也是一种反思自己的女性文化身份、治疗精神外伤、饶恕他人对自己伤害、避免出现同样错误的过程,进而呼吁女性回归到女人应该有的文化身份中。
【关键词】:朴婉绪 文化身份 写作治疗 婚姻观 母女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2.607.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8
- 一、研究背景7-8
- 二、研究现状8-12
- 三、研究目的12-13
- 四、研究对象13-15
- 五、研究方法15-17
- 本章小结17-18
- 第一章 女性文化身份的确立过程和写作18-25
- 第一节 女性文化身份的概念18-20
- 第二节 女性文化身份确立和写作20-24
- 本章小结24-25
- 第二章 朴婉绪压抑的成长经历和婚姻观25-45
- 第一节 成长过程中的不安和恐惧感-消极的婚姻观26-34
- 第二节 母亲的双重性格-矛盾的婚姻观34-39
- 第三节 对立的母女关系-歪曲的婚姻观39-43
- 本章小结43-45
- 第三章 写作治疗法恢复女性文化身份45-54
- 第一节 写作治疗的理论背景45-47
- 第二节 通过创作女性小说治疗多重身份苦闷47-53
- 本章小结53-54
- 结论54-59
- 参考文献59-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磊;;朴婉绪小说题目翻译的考察[J];当代韩国;2011年03期
2 徐筱婷;;论朴婉绪小说中的母性意识[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夏艳;;韩国作家朴婉绪小说中女性形象特点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0期
4 金莲华;;知识女性的困惑与追求——论朴婉绪长篇小说《活着的一天的开始》中的女性意识[J];延边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5 徐筱婷;;论张洁与朴婉绪作品中的知识女性形象[J];昌吉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南南;朴婉绪和张洁小说中母女关系的变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时斌;关于朴婉绪的自传体小说和女性文化身份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刘菲;朴婉绪小说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4 陈圣雅;朴婉绪长篇小说《非常久远的玩笑》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3年
5 颜小学;朴婉绪成长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徐筱婷;朴婉绪自传小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崔银实;朴婉绪与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蒋双蔚;陈染与朴婉绪小说中父性克服过程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朴雪梅;弃负型故事的现代演绎[D];延边大学;2010年
10 成美善;80年代中国与韩国女性作家比较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朴婉绪的自传体小说和女性文化身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0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