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生成与流变——基于文学语境对“历史”理论的观察与考量

发布时间:2017-05-28 16:12

  本文关键词:生成与流变——基于文学语境对“历史”理论的观察与考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关于"历史",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人尽皆知的概念。经历了历史的漫漫岁月,人们好像已经穷尽了历史的真谛,不需再追问"历史"到底是什么?但,似乎又没有谁能不假思索给这个广泛而抽象的问题提供一个确切而完整的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对历史的追问就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了,特别是研究与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新题材历史小说,就更显得迫切而必要了。一、易碎品与符号汉语历来重视文字的结构和组合。汉语小说也深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
【关键词】历史小说;文学语境;“历史”;新历史主义;历史哲学;易碎品;历史理论;文本化;历史决定论;历史文本;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题材历史小说的叙事范畴研究”(项目编号:11XZW013)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新题材历史小说研究”(项目编号:SK13ZD026) “广西培养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关于“历史”,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人尽皆知的概念。经历了历史的漫漫岁月,人们好像已经穷尽了历史的真谛,不需再追问“历史”到底是什么?但,似乎又没有谁能不假思索给这个广泛而抽象的问题提供一个确切而完整的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对历史的追问就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进;;反本质主义与叙事嬗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志岭;;汉字的宗教、美学、符号属性与天人合一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赵颖坤;;“均质”与“激情”下的规则制定——建国初期的立法及其社会背景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王泽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胡适文学思想中的跨学科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童敏;以对话为核心的个案工作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方维保;江山依旧,才人辈出──张恨水、金庸比较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方维保;浮游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性爱叙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林燕;张群;;权术、美德与命运:马基雅维里的三重世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健;;“左翼”话语构建原则与策略的确立——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话语分析[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曙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晓群;;论古朗士的古史研究:社会转型中的历史学家与他所研究的社会转型问题[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王宏波;;“成王称霸”——逐渐形成的民间故事[A];“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宏波;;唐肃宗改陈仓为宝鸡心理辨析[A];“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旦;丁未;;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建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卞文;;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科学史再评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周艳;;社会文化中的编辑话语[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胡玉伟;;历史的想象与建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长征”书写[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金朋;伯里克利外交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叶一舵;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岚晖;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牛欣;新时期以来张爱玲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凤秋;在历史中重构女性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理治;佛性的沉浮[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段波波;历史与女性的糅合[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论转型期历史小说的文体特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刘忠;论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的审美表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3期

3 赵黎波;先锋历史小说的历史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余宗其;中国古代刑罚教训的反思——评周实系列历史小说《刀俎之间》[J];文艺争鸣;2001年06期

5 杨联芬;《孽海花》与中国历史小说模式的现代转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吴秀明;当代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叙事[J];文学评论;2002年04期

7 李运抟;当代历史小说审美意识论[J];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03期

8 吴秀明;当代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叙事[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5期

9 刘永昶;众声喧哗中的失语尴尬——当下历史小说创作的观照[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韩元;历史的时空与叙述的时空——谈历史小说中的时空问题[J];当代文坛;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友今;;浅谈姚雪垠“历史小说创作的新道路”[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蔚蓝;;长篇历史小说叙事的史诗范式——论姚雪垠的《李自成》对历史小说创作的影响[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朱冬梧;;论郭沫若历史小说的现实性与真实性[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8年

4 朱冬梧;;论郭沫若历史小说的现实性与真实性[A];郭沫若研究(第八辑)[C];1990年

5 汪洲;;茅盾短篇历史小说的独特性及其贡献[A];茅盾研究(第三辑)[C];1988年

6 小丁;;三卷本历史小说《徐霞客传奇》出版[A];徐霞客研究(第17辑)[C];2008年

7 伊藤虎丸;袁韶莹;;郭沫若的历史小说[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8 徐肖楠;;中国先锋历史小说的想象化奇幻真实[A];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三辑)[C];2000年

9 伊藤虎丸;袁韶莹;;郭沫若的历史小说[A];郭沫若研究(第六辑)[C];1988年

10 郝一星;;信义:交友之道[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起林;历史小说生存本相的文化透视[N];文艺报;2002年

2 金宏达;近期历史小说创作的特点和走向[N];文艺报;2002年

3 杨华;历史小说的阅读新体验[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师力斌;孙UΑ吨蛴案方芍踩肜沸∷礫N];文艺报;2011年

5 吴秉杰;开拓历史小说创作新生面[N];文艺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王胡;拆迁历史小说获科斯塔奖[N];中华读书报;2012年

7 王杨;历史小说应保持严肃的史学文学品位[N];文艺报;2013年

8 刘保昌;湖北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三个问题[N];湖北日报;2014年

9 阎浩岗;历史小说的真实性与观照视角[N];文艺报;2014年

10 ;历史小说的一个焦点[N];中国邮政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蔡爱国;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的叙事策略与文本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2 权绘锦;转型与嬗变[D];武汉大学;2006年

3 曾传芳;叙事策略与历史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陈婵;二十世纪上半期(1900-1949)中国历史小说主题类型及其叙事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包红梅;论蒙古史传文学向历史小说的转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蒋青林;历史话语世界的精魂[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娜;历史在历史小说中的存在:写实与写意[D];山东大学;2008年

2 鄢莉;新时期历史小说创作类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文明;清代中后期汉文历史小说蒙译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4 王光碧;余韵袅袅的末代行吟者之歌——浅论司各特的历史小说[D];四川大学;2003年

5 李文娟;历史内在精神的超越[D];南昌大学;2007年

6 王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历史小说的现代性[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方培;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格桑卓嘎;试论藏族历史小说《吞米桑布扎》[D];西藏大学;2015年

9 何华;“自我”的失落与找寻[D];河北大学;2007年

10 黄金萍;凌力历史小说话语形态演变论[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生成与流变——基于文学语境对“历史”理论的观察与考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03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5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