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文学史节点的确立

发布时间:2017-06-06 09:27

  本文关键词:论文学史节点的确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学史是对于文学的历史进程的讲述。在讲述中,有客观材料的展示,也会有主观评价的介入。在客观述录和主观评价的矛盾之间,节点起着融汇二者的关键性作用。文学史中的节点有若干不同类别。时间尺度是文学史的记录坐标,凸显文学在文化层面的价值,从分期节点能够把握文学史各阶段的主要问题。文学经典是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学史节点的经典是引领文学潮流的标杆。文体是形式化了的客体和内容,文学兼含形式化和内涵体现的东西,文体和文类是时代变迁和文化转型的文学体现,是把握文学变迁问题的基本节点。体制涉及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作品的出版发行等多个方面,是影响文学理解的重要因素,作为文学史节点的文学体制体现出了文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文学史节点既是文学史的时间尺度标记,更是文学史去把握相关材料的基本框架,研究文学史节点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文学史 分期 节点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文学史是文学演化过程的历史记载。作为历史的记载,它需要对历史过程有连贯性的把握,即前面某一时代的状况影响了后来的历史阶段,后来历史阶段的新变革在此前某一时代已经孕育了胚芽。此外,文学史作为历史述录的一个方面,它还需把握历史的跃升,后来时代较之于此前有了一些新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陈祥明;论科学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李明毫;;“情感真人秀”类型电视栏目的兴起及发展进路[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王顺中;;试析王国维的天才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蒯群;;简论席勒美育思想之现实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蓓蓓;;结构与圈层:媒介文化视域中流动的“话语空间”——从“黄山门”事件进展引发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曹国新;;旅游软实力:旅游业本土意识与国际营销的理论基础[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认识价值[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6 于翠玲;;中国编辑学与西方媒介论的比较[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7 陈红兵;陈玉海;;解析新卢德主义对电视的声讨[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8 宋奎波;陈红兵;;媒介分析学派的媒介技术社会影响思想述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史艳兰;;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石林景区导游词的象征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10 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5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6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方敏;“功夫王”赛事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周丽雯;说海透珠——论吴兴华的作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亚亚;文学史的写作与前景[J];文学自由谈;2001年04期

2 南帆;文学史史学观与文学史叙事[J];东南学术;2001年01期

3 戴燕;;文学史:一个时代的记忆[J];书城;2007年09期

4 金华;;论文学史的遮蔽机制[J];求索;2008年06期

5 单永军;;文学史中的经典建构[J];前沿;2009年04期

6 徐胜利;;历史、文化、学术背景下的《中国小学史》——以训诂学史为中心来谈[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陈平原;;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J];河北学刊;2013年02期

8 连波;文学史杂谈[J];殷都学刊;1985年01期

9 税海模;;文学史的审美研究[J];文学评论;1987年04期

10 李春青;文学史与文学价值阐释[J];求索;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金浩;;关于文学史编写的几点思考[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党圣元;;文学史本体简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4)[C];2012年

3 张学昕;何言宏;;“打捞”文学史上的“失踪者”[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2)[C];2009年

4 黄修己;;文学史的史学品格[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5 田泥;;《典型文坛》:另类的文学史[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6 张宁;;文学史内外的周文研究[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7 戴茂堂;李家莲;;当今国内伦理学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荣翼;;文学史的述史秩序:——原型、经典和进化[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9 郝丹立;;失踪与回归——历史凹凸镜下的作家周文[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文泰;;瞿秋白论作家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A];瞿秋白百周年纪念-全国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杨青;不存在“理想的文学史”[N];深圳商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徐春萍;实践我对文学史的理想[N];文学报;2000年

3 武汉大学文学院 於可训;构建用材料和事实说话的文学史[N];社会科学报;2007年

4 朱晓进 何同彬;“第二手资料”与文学史想象空间的拓展[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陈思和;为什么要写文学史[N];人民日报;2009年

6 党圣元;文学史本体简论[N];文艺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李北辰;重绘一部可读的文学史[N];华夏时报;2013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教授 孙郁;文学史的场域[N];光明日报;2013年

9 郁颖;在突破中创新的文学史[N];文艺报;2013年

10 孙明(北京大学历史系);文学史——权力与悲剧[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诠林;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慧贤;论梁启超的文学史思想[D];扬州大学;2005年

2 温庆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20世纪初期的文学史编纂[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亚男;试论刘勰《文心雕龙》的文学史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安向梅;宋词与朝鲜前期词的比较[D];延边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文学史节点的确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25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d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