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莎评”论
本文关键词:钱穆“莎评”论
【摘要】:钱穆的"抑莎"论无疑是带有偏见的,原因在于他以反驳莎士比亚来反对西方文明,他的"莎评"既有对莎士比亚的溢美之辞,也有对莎士比亚的贬低之语,前后矛盾,难以自圆其说。钱穆以中国文学的衡量标准质疑莎士比亚文学作为一流文学的合理性,同时他又承认莎士比亚是西方先进文明的典范,以莎士比亚为例指出了国人"慕西"的无知与危险,又对国人的"趋新"心态进行了匡正,钱穆以极强的民族主体意识抵抗西学东渐的潮流,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他的复古言论成为独语。从他的"莎评"个案中可以看出,作为尊古的代表,钱穆的困境在于无法为中国的现代转型提供新的方向和意义。
【作者单位】: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艺研究所;
【关键词】: 钱穆 莎士比亚 尊古慕西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WW047)
【分类号】:I561.06
【正文快照】: 莎士比亚文学(下文简称“莎作”)在问世不到五百年的时间里,被不断阐释,高踞经典之巅,莎学研究已成为一门浩瀚的交叉性学科。人们对莎士比亚的赞赏与贬抑也使莎评者分成两个阵营:褒莎派和抑莎派(倒莎派)。海涅、歌德、屠格涅夫、黑格尔、梁实秋等人对莎士比亚赞佩有加,伏尔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宪强;胡适与莎士比亚——《中国莎学简史》自补遗[J];四川戏剧;2000年01期
2 杨慧林;西方文化心理结构中的莎士比亚[J];文艺研究;1988年06期
3 魏策策;;被悬置的经典:鲁迅和莎学的独特交集[J];戏剧艺术;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龙;;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的内在理路——与焦长权先生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2 陈福胜;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3 方潇;;跪还是不跪:人权的一个身体姿态史考察——以中国法律史为主要视野[J];比较法研究;2010年04期
4 肖玉柱;;基督教“善恶一体”观念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体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周丹;;康有为革命观念的再解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邹环;;论清末民初国民公德与私德的转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7 刘毅;;人性与法治:中国法律传统再反思[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8 付强;;国家与社群的误读——论刘禾教授《个人主义话语》一文的问题[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王敏,杨芳;政治中的人性[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10 张光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治价值意蕴[J];道德与文明;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志栋;;“恢廓民权”的尝试——试论章太炎对直接民主的探索[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9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毛德儒;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宝明;韩国民主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金林;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韬;论清末民初的墨学研究(1895-1925)[D];西北大学;2011年
5 高明;梁漱溟儒家民主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高磊;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何长久;论阎连科小说的乡土伦理[D];西南大学;2011年
8 倪春纳;政党、知识分子与思想整合[D];南京大学;2011年
9 冯仰操;论周作人对滑稽文学的批评与借鉴[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蔡伟;乌托邦理论的传统特征与当代转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郁;;鲁迅话语的纬度[J];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02期
2 柯飞;梁实秋谈翻译莎士比亚[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01期
3 李长林,杜平;中国对莎士比亚的了解与研究──《中国莎学简史》补遗[J];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04期
4 李长林,杨俊明;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中国莎学简史》再补遗[J];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利;为国学大师钱穆再立碑传──评陈勇著《钱穆传》[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钱穆传[J];博览群书;2001年09期
3 王鸿儒;钱穆:痴人说梦——读《国史新论》[J];文史天地;2002年08期
4 徐国利;钱穆的历史文化构成论及其中西历史文化比较观——对钱穆历史文化哲学的一个审视[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02期
5 肖民;;钱穆、《先秦》与“商务”——《先秦诸子系年》出版的前前后后[J];出版广角;2003年08期
6 李友唐;钱穆与学术名人[J];文史春秋;2004年07期
7 吕翊欣;论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兼与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比较[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钟海;钱穆的中西文化观[J];学术论坛;2004年06期
9 万昌华;钱穆若干历史观点商榷[J];文史哲;2005年04期
10 肖向东;;“钱穆学术思想”研讨会述评[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巍;;《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背景与初始反响——兼论钱穆与疑古学派的关系以及民国史学与晚清经今古文学之争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2 陈以爱;;钱穆论政教关系[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钱听涛;;钱穆忆瞿秋白——瞿研杂札(二)[A];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衡之;;转载国学大师钱穆讲演、墨宝之因缘[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5 徐国利;;钱穆的考据学思想[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巍;;抗战期间钱穆所致力的“新史学”——以《国史大纲》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7 陈泽环;;以小生命融入文化和自然的大生命——钱穆“人生论”初探[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胜;林语堂三约钱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月光;钱穆告诉我们,中国文化在每个人身上[N];无锡日报;2012年
3 珊瑚;钱穆:懂生活的人才能长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国学大师钱穆[N];四川政协报;2002年
5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维铮 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肖向东 台湾东吴大学文学院教授 黄兆强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许结;钱穆:最后一位国学大师[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王俊;美与知:深处的屐痕[N];深圳商报;2001年
7 肖民;钱穆与商务印书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崔雪芹;探寻钱穆思想足迹[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李自强 张强;钱穆 成都治学兼养生[N];成都日报;2006年
10 71521部队副主任 章立品;跳出“钱穆规则陷阱”[N];中国国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兆锋;“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中国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芮宏明;钱穆文学研究述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晓泽;思考中的行动:钱穆的中国文化教育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罗骧;钱穆“士”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3 杨栋华;抗战时期的钱穆史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可;梁启超钱穆中西文化融合观之比较[D];内蒙古大学;2013年
5 赵敏俊;钱穆历史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庄明娜;试论钱穆《新亚遗铎》中的道德教育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Z腪,
本文编号:592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59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