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主人公的求职经历看《嘉莉妹妹》中美国社会的世道人心

发布时间:2017-08-12 17:17

  本文关键词:从主人公的求职经历看《嘉莉妹妹》中美国社会的世道人心


  更多相关文章: 求职 世道人心 《嘉莉妹妹》 德莱塞


【摘要】:德莱塞在作品《嘉莉妹妹》中描写了嘉莉和赫斯渥的求职经历。嘉莉的第一次求职经过了种种疲于奔命的过程才找到一份血汗工厂的工作。中年人的赫斯渥找工作时处处碰壁,直到他沦为乞丐也没有找到一份比较固定的工作。嘉莉的第二次求职取得了成功,说明了机遇偏爱就业能力强的人的道理。他们的求职经历既反映了工业化所导致美国的分裂性现实,又反映了当时美国人的意愿情感、价值观等社会道德风尚问题。该小说展露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保持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现代文明命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关键词】求职 世道人心 《嘉莉妹妹》 德莱塞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德莱赛是一位以探索美国的贫困化、城市化以及个人生活现实而著称的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作品《嘉莉妹妹》,描绘了工业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生活方式。城市是美国工业化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城市里求职、就业,是市民在城市里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德莱赛笔下人物的求职行为和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萌;;浅谈简·爱周围的心灵塑造者们教会她的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2 陈建;;《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麦妮卡;;《复活》和《嘉莉妹妹》的研究:环境对遗传缺陷的影响[J];大家;2011年20期

4 高晓薇;;外国文学翻译中语境与文化的融合探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0期

5 龚北芳;;《简·爱》与文化过滤——从译者序看《简·爱》在中国的接受[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杜荣;;《格林童话》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纪念格林童话诞生200周年[J];德国研究;2012年03期

7 童心丹;;浅析《嘉莉妹妹》中赫斯渥的悲剧命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3期

8 张海燕;;由中希神话初探中西文化之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21期

9 陈文玉;;19、20世纪英美小说女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26期

10 王玉莲;;欲望驱动下的嘉莉妹妹[J];名作欣赏;2008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琼;十七世纪欧洲巴洛克文学张力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全海英;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学胜;“底层文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琦;《天路历程》与《西游记》的宗教元素比较研究[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

2 陈双莲;孤独的开拓者[D];吉林大学;2008年

3 吕茜;物化世界下的异化心灵[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琰琰;中西方女性之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露儒;一个被扭曲和被损害的人——试析的《嘉莉妹妹》中汉森的悲剧性格及其成因[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路旦俊;复原与再现——评《嘉莉妹妹》的两个版本[J];学术界;2005年04期

3 陈静宜;;消费语境下《嘉莉妹妹》解读[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陈文铁;郝利群;;浅析“决定论”在《嘉莉妹妹》中对人物的影响[J];戏剧文学;2006年05期

5 熊绚;;试析《嘉莉妹妹》[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年05期

6 赵越;;《嘉莉妹妹》中有名无实的家庭[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张晓辉;;浅谈文化因素在德来塞艺术创作中的体现——《嘉莉妹妹》作品解析[J];电影文学;2007年24期

8 张美琳;吴格非;;《嘉莉妹妹》的伦理学解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胡波;;论《嘉莉妹妹》中的父权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3期

10 王蓉;;《嘉莉妹妹》中的象征艺术[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红;;“文献”小说——《嘉莉妹妹》[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黄尾珍;;论《嘉莉妹妹》中的实用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余梅娴;;从妖妇到新女性——试析嘉莉形象之变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麦妮卡(Melnyk Tetiana);自然主义批评视域下的托尔斯泰与德莱赛—《复活》与《嘉莉妹妹》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荟;对《嘉莉妹妹》的文化视角分析[D];西南大学;2007年

2 马宗敏;《嘉莉妹妹》—消费文化的一面镜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伟;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嘉莉妹妹》解读[D];山东大学;2010年

4 岳晓翠;[D];郑州大学;2009年

5 袁婧;以场域和惯习的角度分析《嘉莉妹妹》的结构[D];安徽大学;2012年

6 刘威;文化剖析:《嘉莉妹妹》中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晓燕;从消费文化视角下解读《嘉莉妹妹》[D];辽宁大学;2012年

8 李翮;空间批评视阈下《嘉莉妹妹》的异化主题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9 甘应霞;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嘉莉妹妹》[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周颖;《嘉莉妹妹》中的永恒性与非永恒性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2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62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d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