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乐美》与消费时代经典的流行
本文关键词:《莎乐美》与消费时代经典的流行
【摘要】:王尔德,一个将唯美主义进行到底的贵族作家,在有意或者无意中成功地顺应了消费时代的要求营销了其唯美主义剧作《莎乐美》,使之成为经典。《莎乐美》的成功与流行,象征着唯美主义已经成为人类精神的消费品。《莎乐美》的艺术形象内涵、艺术表现和其剧作家生活都暗合了消费时代对文化的一种体验式消费过程,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这一过程促进了《莎乐美》经典的流行。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莎乐美 唯美主义 消费主义 分裂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后殖民主义视阈下的当代哥伦比亚文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60号)
【分类号】:I562.073
【正文快照】: 一、《莎乐美》艺术形象内涵与符号消费莎乐美的故事来自于圣经,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Salome)在原有的故事上加入了唯美的色彩、画面与声音,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并充满艺术想象空间。它讲述了希罗底(Herodias)的女儿莎乐美,为了得到施洗者约翰的吻,以一支“七重面纱之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晨;;一个情欲的先知——对莎乐美形象的新阐释[J];戏剧文学;2006年09期
2 朱晓云;;论《莎乐美》极致的感官美[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李新凤;;在精神与官能之间的莎乐美形象——《莎乐美》的文本与插图[J];才智;2008年22期
4 叶婷;;《莎乐美》——触觉听觉视觉的“恶之花”[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5 何庆华;黄运亭;;七面纱下欲望主体的觉醒与重建——论莎乐美的反叛与超越[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胡志毅;;模仿与献祭:《莎乐美》及其他[J];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03期
7 朱明;;生与死的思考——读《莎乐美》[J];电影文学;2009年21期
8 吴娱玉;;恶之花绽放出的启蒙意义——评《莎乐美》《卡门》的启蒙色彩[J];名作欣赏;2011年34期
9 许霄羽;;《莎乐美》:疯癫女性的意象解读——父权社会中的女性命运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董斯雯;;由“美丑善恶”谱写的一曲悲歌——《莎乐美》人物角色浅析[J];大众文艺;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凤高;莫罗和他的“莎乐美”[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顾杏娣;像莎乐美一样特立独行[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广林;美,不美?王尔德的《莎乐美》[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涛;莎乐美形象的历史演变及文化解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文娟;论《莎乐美》的唯美性[D];山东大学;2008年
2 徐再;《莎乐美》内部心理结构分析[D];安徽大学;2010年
3 陈婕;莎乐美世界中的血缘隐喻[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张丽莎;歌剧《莎乐美》戏剧与音乐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金花;《莎乐美》中欲望的唯美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俞可文;从《圣经》到王尔德的莎乐美形象变迁[D];云南大学;2014年
7 赵颖;欲望之舞[D];山东大学;2008年
8 曾静;王尔德戏剧《莎乐美》中爱的主题[D];广西大学;2013年
9 张阳;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的唯美主义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84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8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