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意识与人生经历——20世纪三位美国作家生态意识成因的个案考察
本文关键词:生态意识与人生经历——20世纪三位美国作家生态意识成因的个案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薇拉·凯瑟 约翰·斯坦贝克 简·斯迈利 生态意识 成因
【摘要】:20世纪三位美国著名作家薇拉·凯瑟、约翰·斯坦贝克和简·斯迈利在各自最优秀的代表作中,不约而同地表现了强烈的生态意识。他们的生态意识并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在早期的自然体验、美丽自然环境的陶冶、阅读学习经历的塑造、亲朋好友潜移默化的影响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对如何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角度来塑造学生的生态意识具有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 薇拉·凯瑟 约翰·斯坦贝克 简·斯迈利 生态意识 成因
【基金】:2014年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土地伦理视角下美国20世纪文学中人地关系衍变研究”(2014072002) 2015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课题“20世纪美国文学的土地伦理意蕴及其对我省土地利用的启示研究”(SKL-2015-1509) 2013年度河南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对构建和谐共生社会的文学思考”(132400410664)
【分类号】:I712.06
【正文快照】: 20世纪三位美国著名作家薇拉·凯瑟、约翰·斯坦贝克和简·斯迈利在各自最优秀的代表作中,不约而同地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对日见沉重的生态危机的关注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期盼并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多重因素共同酝酿的结果。本文拟从早期的自然体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鑫;张素菊;;约翰·斯坦贝克小说创作与30年代加州腹地的斗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伊丽莎白·布兹;梁恬;;约翰·斯坦贝克[J];文化译丛;1985年03期
3 乔治·普林顿 ,弗朗克·克劳瑟 ,程红;约翰·斯坦贝克[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05期
4 张永花;;约翰·斯坦贝克和他的“女强人”们[J];芒种;2013年18期
5 张昌宋;;约翰·斯坦贝克笔下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J];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03期
6 陈俊松;;论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中的女性世界[J];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01期
7 黄琦;;“菊花”与“苹果”的角逐——对约翰·斯坦贝克《菊花》的现实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杨枫;;约翰·斯坦贝克作品中美国梦难圆的原因[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3期
9 田俊武;;约翰·斯坦贝克生态维度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陈英;;约翰·斯坦贝克《菊花》的及物性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雅真;;《人与鼠》中破碎的美国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刁克利(文学博士);你可以选择善良[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苗;论约翰·斯坦贝克20世纪30至40年代政治观的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萃;论约翰·斯坦贝克《胜负未决》中的集群观[D];湘潭大学;2008年
3 李志强;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的悲剧艺术特色[D];江南大学;2009年
4 柴颖;对约翰·斯坦贝克短篇小说《白鹌鹑》、《菊》和《紧身甲》的女性主义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樊林;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美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秦燕燕;约翰·斯坦贝克作品中的生态思想[D];河南大学;2013年
7 张燕;论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8 毕俊峰;论约翰·斯坦贝克重塑拓荒精神[D];云南大学;2008年
9 刘晓凤;《烦恼的冬天》中伊桑的异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陈昭;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当中的圣经因素[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88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88772.html